出  處:中國醫藥研究叢刊

出版年度:中華民國98年12月 第28期

作  者:賴姿吟、鄭振鴻

單  位: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

 

大腸激躁症之中西醫診治

賴姿吟  鄭振鴻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現代社會常見的一種以腹痛、排便習慣及大便性狀改變為特徵的慢性功能性腸道疾病,幾乎每五人就有一人受此困擾。病因不明確,與飲食密切相關,壓力與情緒等心理因素也是主因。病理機制主要是腸道動力異常與內臟過度敏感。由於病程反覆,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同時也耗費許多醫療資源與成本。西醫主要以症狀治療為主,一般而言,腹瀉治以止瀉劑;便祕治以緩瀉劑或改善腸道蠕動劑;腹痛治以解痙劑甚或抗憂鬱劑;但並無任何單一藥物可改善整體症狀,且藥物副作用大。中醫按照整體觀點進行辨證論治,效果良好且安全性佳。中醫認為IBS病位雖在大腸,但與肝、脾、腎等臟腑失調密切相關。在辨證治療上,肝鬱脾虛是主要病機,有學者發現肝鬱型佔大半數,顯見現代社會持續性的心理壓力是造成此病反覆發作與發生率漸增的主因之一。因此疏肝健脾、理氣止痛成為中醫治療IBS的重心。除藥物治療外,飲食也很重要,研究指出經嚴格飲食控制可改善IBS症狀。此外,心理療法也成為可考慮的輔助療法之一。

現代有許多研究試圖瞭解中醫藥治療IBS的作用機理,包括對腦-腸軸的研究、胃腸激素在血漿中變化、腸道菌群的變化、直腸肛門動力學以及心理調控影響IBS發病等研究,大多證實中醫藥的療效;更有中西醫結合治療優於單用西藥治療者,值得重視,以利患者。

 

關鍵詞:大腸激燥症、IBS、痛瀉、中醫治療


 

   

大腸激躁症是現代社會文明病,是臨床常見的一種以腹痛、腹部不適及排便異常等症狀為表現的胃腸功能性疾病,目前仍缺乏確切的發病機制,一般認為與腸道動力失常、內臟過度敏感及腸道感染有關,飲食、壓力與情緒等因素也會誘發或加重病情。全球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二十,國家開發程度越高,患病率也越高。由於病程反覆,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同時也耗費不少醫療資源。西醫治療主要以緩解症狀為主,尚無任何單一藥物可改善整體症狀,且藥物副作用大;中醫治療則依整體觀點辨證論治,效果良好且安全性佳。研究指出,中醫藥治療IBS的療程約203個月,治愈率約35%65%,總有效率為85%100%。有研究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IBS效果比單用西藥好。值得未來更進一步探討。

一、定義

大腸激躁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是一種以長期或反覆發作的腹痛、腹脹, 伴隨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目前尚缺乏形態學、細菌學和生化學指標異常的腸功能障礙性綜合症

二、流行病學

IBS發生率約為15%20%,其中只有20%的人會就醫,佔胃腸專科門診的1/3。以女性多見,女男之比為251,女性整體症狀嚴重度較男性大,且症狀會隨月經週期而改變。好發於2050歲,但嬰幼兒時期即可患病,症狀可持續至老年,老年後初次發病者極少。據美國統計,每年有五百萬人因此而就診,年耗醫療費用高達80億美元

三、臨床症狀⑼⑽

IBS症狀出現或加重與精神因素或壓力刺激有關部分病人還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異常表現如抑鬱焦慮緊張、多疑敵意等。主要臨床症狀為:

(1)腹痛:為最常見症狀。易在進食後出現多伴有排便異常。疼痛部位以左下腹部最多見疼痛性質、程度因人而異不會進行性加重,亦不會在睡眠中發生疼痛時間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在排氣排便後緩解疼痛特點在同一人身上常是固定不變的。 (2)腹瀉:表現為大便量少,大便不爽約有1/4病人可因進食而誘發多發生在清晨或早餐後,或精神緊張後,便意急迫,便前腹痛。可有腹瀉和便秘交替現象。

(3)便秘:排便不盡感明顯大便費力,量少,羊屎狀,伴較多粘液可間與短期腹瀉相交替

(4)腹脹白天加重夜間睡眠後減輕

(5)其他症狀:近半數病人有胃內灼熱感噁心、嘔吐等上消化道症狀據統計,IBS患者尚易發生腸道外症狀有精神失常(40%90%)、肌纖維疼痛症候群(女性患者為31.6%)、痛經(女性患者為50%)、慢性疲勞症候群(36%63%)、間質性膀胱炎(21%61%)、背部疼痛(27%81%)、顳下頷關節痛、頭痛(23%45%)、性交疼痛(9%42%)。研究顯示IBS患者的內臟和身體都會對有害刺激產生異常反應⑹⑾

四、病因病機⑻⑿

1.精神及壓力因素:

精神及壓力因素可影響自律神經功能,引起胃腸運動和分泌功能失常。研究指出,IBS患者因情緒緊張等精神因素誘發者佔45%,有精神疾病史者占54%,有器質性疾病者僅占12.5%。在有精神症狀的IBS患者中,約65%患者的精神症狀比腸道症狀出現為早。研究也表明精神狀態改善後腸道症狀即緩解。50%IBS病人第一次發病前遭遇壓力事件,超過一半患者因壓力而加重症狀。有學者認為精神和壓力因素不僅引起腸功能紊亂,而且極可能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了這些反應。研究發現,IBS患者存在複雜的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改變

2.腸道動力學障礙:

胃腸動力改變以結腸動力紊亂為主要表現,可伴有食道、胃、小腸以及直腸肛門功能紊亂,可在全胃腸道出現症狀,甚至引起膽囊、膀胱動力異常。腸道動力異常主要表現為腹痛、脹氣。

3.感染:

有部份腸道感染患者,在疾病治癒後發生IBS症狀,可能是感染改變了腸道對各種刺激的反應能力,或因抗感染使用藥物不當,導致腸道菌群失調所致。有研究發現感染型腹瀉患者大多伴有IBS症狀,其中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82%出現IBS症狀,比不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高出14%

4.內臟感覺異常:

特別是以腹痛為主的IBS患者,其直腸感覺過敏的程度與患者症狀的嚴重性密切相關,但其身體感覺則正常。有學者用氣囊擴張試驗分別作用於人的乙狀結腸和小腸腔內,試驗結果顯示IBS患者的痛閾值明顯低於正常人。可能是外周神經的傷害感受器對管腔內缺血、牽拉等的反射增強所致,或是由於脊椎的背叢神經觸角興奮性增強。

5.胃腸道分泌與激素變化:

胃腸激素在IBS的發病中起重要作用。胃腸激素對胃腸道的分泌、運動、吸收、營養和免疫起重要作用,若分泌異常可導致胃腸道運動紊亂,如胃泌素(GAS)、膽囊收縮素(CCK)、血管活性肽(VIP)、生長抑素(SS)等。研究發現IBS患者胃腸道激素活性異常且存在微循環障礙。

6.--腸軸異常:

此為腦--腸互動理論,即胃腸道活動的信息傳入到中樞神經系統,並由中樞神經系統調控。目前認為大部分IBS患者對生理事件有不良的反應,同時也可能是這種不良反應轉向作用於腸道的結果。研究顯示,IBS患者腸道對刺激產生異常反應。故IBS可以說是對腦-腸系統(包括腸神經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的超敏反應。

7.飲食:

IBS與飲食結構、習慣關係密切。研究指出因飲食不當誘發IBS者佔11.3%。某些食物如麥類、穀類、奶製品、果糖及油膩、冰冷食物等可誘發或加重IBS症狀,可能因食物種類影響到腸道菌群,造成厭氧菌和嗜氧菌比例失調有關。若對IBS患者進行飲食限制,48%患者經3周嚴格限制食物後症狀明顯改善。

8.遺傳:

IBS有明顯家族遺傳傾向,約1/3患者有家族史。

五、診斷標準

主要以2006年新修訂之羅馬III準則(Rome III Criteria) 為診斷標準:

1.在過去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3天以上有反覆發作的腹部不適或疼痛,且合併下列3種情況的2種:j排便後症狀緩解;k大便次數改變;l大便性狀改變。

2.其它可供參考之症狀:

j排便次數改變(大於一天三次或少於一星期三次)k大便性狀改變(硬、塊狀或水、稀狀)l排便情況改變(須用力、有急迫感、解不乾淨感)m伴有黏液排出;n腹氣或腹部脹滿感。

六、鑑別診斷

首先須排除消化系統的器質性病變,如細菌性痢疾、炎症性腸病、結腸癌、結腸息肉、結腸憩室、小腸吸收不良。其次須排除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腸道表現,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膽道及胰腺疾病、婦科病(尤其是盆腔炎)以及慢性鉛中毒等。

七、西藥治療

治療大腸激躁症的藥物主要是症狀療法,目前並無單一種藥物可有效控制大腸激躁症之整體病狀。

1.腹瀉:

目的在減少解便次數及急迫性,增加糞便的硬度,主要是loperamide (Imodium),可延長腸道傳送時間,增加腸道水分的吸收,減少大便次數,改善軟便、大便急迫現象,但對於腹痛或脹氣沒有改善的作用。Alosetron(Lotronex)5-HT3接受器拮抗劑,可同時改善大腸激躁症多種症狀,但只對女性效果好。且由於產生嚴重便秘、缺血性腸炎以及腸道破裂的副作用,美國FDA嚴格限制其僅能用於經傳統治療6個月以上無效,屬嚴重腹瀉型IBS之女性病患。

2.便秘:

目的在增加糞便份量及含水量,減少排便困難度。Sterculia & Frangula (Normacol)為纖維性緩瀉劑,能在腸液中膨脹,使糞便保留水份,刺激腸道蠕動。滲透性緩瀉劑如鎂鹽及LactuloseDuphalac是有效及安全的,較宜長期使用;刺激性緩瀉劑如bisacodyl(Dulcolax),易造成腹絞痛、藥物依賴性及作用漸減性,應避免長期使用。Tegaserod (Zelmac)5-HT4 接受器部分作用劑,可刺激腸道蠕動及對腸道感覺產生效應,有明顯改善患者整體症狀及腹痛、脹氣及排便習慣的效果。但有心臟病致死風險,已於2007年禁止使用。

3.腹痛:

IBS患者的腹痛可能與餐後胃結腸反射增加結腸蠕動有關,抗痙攣藥物可以放鬆腸胃道平滑肌,緩解腹痛。常使用抗膽鹼藥物如Hyoscyamine (Buwecon)對腸道平滑肌鈣離子通道具特異性的拮抗劑,如Mebeverine (Duspatalin)來改善疼痛程度。若腹痛頻繁或嚴重,也可考慮以三環類抗憂鬱劑如Amitriptyline (Tryptanol)來治療,但易有口乾、便秘以及嗜睡等副作用。

八、中醫文獻探討⑸⒃

中醫沒有大腸激躁症的病名,但依其症狀可歸屬到中醫“泄瀉”、“便秘”、腹痛等病證範疇,與“大腸泄”、“氣秘”、“痛泄”關係最為密切,與“鬱證”也有一定聯繫。

《素問·靈蘭祕典論》曰:”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可知大腸主傳導變化脾胃下輸的糟粕,吸收津液,形成糞便,經肛門排出體外。若大腸失常,則發生泄瀉、便秘等病證。《難經·五十七難》提到: “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此處大腸泄的描述與IBS 腹瀉型症狀相似。在腹瀉病因方面,有脾虛,如《素問‧臟氣法時論》記載:”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有感寒,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論》“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即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有飲食起居不甚,如《素問‧太陰陽明論》記載:”飲食不潔,起居不時,則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瞋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有情緒,如《素問·舉痛論》記載:“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瀉”。《景岳全書‧泄瀉》也提到:凡遇怒氣便做泄瀉者,必先以怒時加食,致傷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隨觸而發,此肝脾兩臟之病也。

在便祕方面,《重訂嚴氏濟生方‧秘結論治》中提到便祕的種類與病因:”夫五秘者,風秘、氣秘、濕秘、寒秘、熱秘是也,往往皆令人秘結。”《證治要訣》則提出了氣機與便祕關係:“氣秘者,因氣滯後重迫痛,煩悶脹滿,大便結燥而不通”,“氣秘由氣不升降,穀氣不行,其人多噫。”。《丹溪心法》曰:鬱者,結聚而不得發越,當升不得升,當降不得降,當變化不得變化也,此為傳化失常。指出憂愁思慮、情志不暢導致肝氣鬱結,肝脾不和,氣機鬱滯,不能宣達,通降失常,傳導失職,糟粕內停。

九、中醫病因病機

根據IBS的臨床表現與特徵,一般將其歸屬於中醫的泄瀉腹痛便秘等範疇歷代醫家對本病有不同的闡述和認識,但一致認為其病因病機為情志不遂,憂思惱怒,肝氣鬱結,肝失疏泄,肝乘脾土,脾失健運,脾氣漸虛,脾虛失運,或日久脾濕內生,氣鬱化火() ,濕熱內蘊。故「肝鬱」、「脾虛」、「肝脾不和」是本病的根本所在,如《血證論》中所說:木之性主於疏泄,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泄之,而水穀乃化。設肝不能疏泄水穀,滲瀉中滿之證,在所不免。 吳鶴皋也說:肝責之實,脾責之虛,脾虛肝實故令痛瀉。

病程發展早期多屬實證,以肝鬱氣滯或濕濁內阻為主。進而肝氣乘脾,脾虛失運而虛實交雜,或寒濕內蘊化熱而寒熱夾雜。若病程遷延日久,氣血化源不足,腎氣失充則為虛證。肝與脾其中一臟受損,或偏盛、或偏衰,則出現乘侮異常,導致肝脾失調諸症,可脾病及肝,肝病及脾,肝脾同病等。不論是憂思過度氣結於中,還是鬱怒傷肝使肝失疏泄;不論是肝失疏泄在先,脾氣虛弱在後,或是脾虛在先,木乘在後,肝失疏泄和脾氣虛弱都是其主要病機,不可分割。

十、中醫辨證分型

IBS目前尚無統一辨證標準。在辨證上,以腹瀉為主者,辨證以肝、脾為主。以便祕為主者,需辨別氣秘、熱祕。以粘液便為主者,注意寒熱錯雜。

有學者以脾胃為中心,辨證分為脾虛溼盛、肝氣犯脾、脾腎陽虛、脾寒腸熱、冷祕五型。有學者以寒熱虛實為中心,辨證分為肝脾不和、寒熱錯雜、脾腎陽虛、寒實內結四型。有學者以肝、脾為中心,辨證分為脾胃虛弱、肝氣鬱結兩型。有學者以肝、脾、大腸為中心,辨證分為脾胃虛弱、肝旺乘脾、腸道津虧、混合型四型。有研究指出肝鬱型(肝鬱氣滯型及肝鬱脾虛型)佔大多數。也有學者認為肝木乘脾型是本病的最常見證型,50 %以上。

十一、中醫辨證論治

本病病位雖在大腸,但與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本病病機主要在於肝脾不調,運化失常,大腸傳導失司,日久及腎,形成肝、脾、腎、腸胃諸臟腑功能失常。早期多屬肝鬱脾虛;若夾寒、夾熱、夾痰可形成肝脾不調,寒熱錯雜;後期累及腎,可表現為脾腎陽虛;波及血分可致氣滯血瘀等證候。治療可分兩步驟,首先以治標為主,法用清熱利濕,健脾理氣;其次是固本調元,法用疏肝理氣,健脾和胃。但須注意的是,疏肝不可太過,以免傷陰耗氣。尤其是陰虛患者,宜酸甘養陰以治之

以下為常見證型與治方:

1.肝鬱氣滯型:

症見大便或稀或結,或排便不爽,或夾黏液,次數不定。每於情緒異常時多發或加重。常伴少腹痛,胸脅脹滿,噯氣太息,失眠多夢。舌淡紅,苔薄白或厚膩,脈弦細或滑等為特點。治宜疏肝理氣,方如四逆散、柴胡疏肝湯等。

2.肝鬱脾虛型:

症見腹痛、腹瀉常發生於抑鬱、惱怒、情緒緊張之時,瀉後痛減,痛區多在少腹部,胸脅痞悶,脅痛腸鳴,噯氣,矢氣頻作,納穀欠佳,苔薄白,脈弦等。治宜抑肝扶脾,方如痛瀉要方。

3.脾胃虛弱型:

飲食稍有不慎即易發生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溏薄或完穀不化,常夾有白色黏液,脘悶不舒,或有腹部隱痛,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治宜健脾益氣化濕,方如参苓白朮散等。

4.大腸燥熱型:

腹部脹滿疼痛,大便秘結,或糞便如羊屎狀,日數次卻排出不暢,可在左下腹觸及條索狀包塊,面色潮紅,汗多,心煩,口乾欲飲,舌紅苔黃或黃燥,脈滑數。治宜瀉熱清腸,行氣通便,方如麻子仁丸。

5.寒熱錯雜型:

腹痛腹瀉,或腹瀉與便秘交錯,大便夾雜黏液,煩悶納呆,口乾,舌紅苔膩,脈弦滑。治宜平調寒熱,益氣溫中。方如烏梅丸。

6.脾腎陽虛型:

腹部冷痛,久泄不癒或五更瀉,完穀不化,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面色晃白,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治宜溫補脾腎,澀腸止瀉。方如四神丸。

十二、中藥藥物加減(21)

治療大腸激躁症的中藥基本可分為:疏肝解鬱藥:可緩解情緒及精神壓力。如柴胡、白芍、香附、鬱金、合歡皮等。行氣止痛藥:可調整腸胃蠕動,解除脹氣,如陳皮、青皮、枳殼、木香、檳榔、厚朴、延胡索、烏藥等。補氣健脾藥:可提高元氣,促進腸胃道水分吸收,緩解腹瀉症狀。如人參、白朮、甘草、茯苓、紅棗等。溫裏藥:可增加熱量,改善腸道血流,以緩解腹痛。如乾薑、附子、肉桂、小茴香等。補血藥:可改善全身血液循環,以增加組織的營養。如當歸、白芍、川芎等。化痰利濕藥:可止嘔及調整腸胃道蠕動。如半夏、生薑及竹茹等。臨床可在辨證論治處方上視症狀加減藥物治療。

十三、心理學治療

在治療難治性IBS患者,藥物或飲食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採用心理學治療,或與藥物治療併用,以緩解整體症狀,提高生活品質。心理學療法包括行為學療法、自我調整療法、洞察定向療法以及催眠療法等。旨在打破情感與腸功能的負回饋環從而減輕症狀(22)

十四、現代相關研究

.中藥對腦--腸軸調節機制的影響

    霍清萍等人(23)運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觀察腹瀉型IBS患者以中藥調肝運脾方(痛瀉要方加減)治療前後在不同容量直腸氣囊刺激下,對腦內不同興奮區域面積和MR強度與時間變化曲線。結果發現在相同容積直腸擴張刺激時,治療後患者腦內活動區域的興奮程度遠比治療前降低。提示中藥發揮作用可能與降低患者腦內興奮區域激活程度有關,從而實施對腦腸軸及其調節機制功能紊亂的干預,緩解IBS患者的臨床症狀。此證明中藥治療對IBS患者腦腸軸及其調節機制功能紊亂的干預,與其抑制IBS患者腦內興奮區域激活程度有關。研究也發現IBS患者與疼痛和情感處理有關的腦區域活動激活狀態與健康人明顯不同,與臨床上發現IBS患者的精神心理異常高於一般人,易出現腦腸互動失調或環節障礙的情形一致。

2.直腸感覺功能和肛門動力學研究

    唐毅等人採用胃腸動力測定儀對便秘型IBS患者與健康對照者測定直腸肛門的壓力變化,直腸對容量刺激的感覺閾值、排便閾值及直腸的順應性,結果發現IBS患者直腸靜息壓、肛門靜息壓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但直腸肛門屏障壓、直腸對容量刺激的感覺閾值、排便閾值及直腸順應性,較對照組顯著增高。此表明直腸的敏感性降低,對容量刺激降低導致對排便反射的閾值增加,致便意減少,可能是導致便秘的原因之一。証實便秘型IBS患者存在直腸感覺功能異常及肛門動力異常。

3. 不同中醫證型血漿中胃腸激素的變化

    馬軍等人 檢測肝鬱氣滯、肝氣乘脾、脾胃虛弱、大腸燥熱四型IBS患者血漿中P物質(SP)、生長抑素(SS)、血管活性腸肽(VIP)、膽囊收縮素(CCK)的含量,結果發現四種中醫證型的患者血漿中胃腸激素都有一定程度的變化,證實IBS發生確實和胃腸激素分泌異常有關,但每一中醫證型胃腸激素的變化情況又有所不同。研究發現,CCK含量四組均較健康對照組升高,而四組間無明顯差異。SS含量四組均較健康對照組升高。VIP含量肝氣鬱結組和脾胃虛弱組較健康對照組升高,兩組間無顯著差異。SP含量肝氣鬱結組和大腸燥熱組低於健康對照組,兩組間無顯著差異,但脾胃虛弱組高於健康對照組。雖然胃腸激素變化和中醫證型有一定的聯系,但其在不同證型之間存在交叉重疊現象,很難反映各證型的特異性,僅能作為中醫辨證分型的參考。

4. 中西醫治療前後對腸道菌群的影響

孫旭等人將腹瀉型IBS患者分為中西醫結合治療組與西藥治療對照組,觀察其治療前後大腸桿菌、腸球菌群、乳酸菌群、雙歧桿菌群的變化。結果發現中西醫聯合用藥能較好調節腸道菌群,重新恢復平衡狀態。經治療後,佔腸道菌群中主要比例的雙歧桿菌、乳酸菌量上升;而具有潛在致病性的大腸桿菌和腸球菌下降,其調節改善作用顯著優於單用西藥組。由於IBS患者糞便中未培養出致病菌,因此可認為其症狀並非由特定致病菌引起,而是腸道菌群失調所致。

5.心理狀況與IBS的相關性

宋冬玲等觀察心理治療IBS的臨床療效。分為2組,實驗組給予心理治療加常規藥物治療,對照組只給予常規藥物治療,療程為12周。結果發現實驗組能改善IBS總體症狀和除腹脹以外的腸道症狀,以腹痛症狀改善最明顯,且焦慮、抑鬱因子下降明顯。說明心理治療能改善IBS症狀及伴隨的焦慮、抑鬱,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宋繼中等對IBS患者進行焦慮自我評定量表(SAS)和抑鬱自我評定量表(SDS)問卷調查,並應用放免法測定血清IL-1βIL-10和皮質醇濃度。結果發現IBS患者的血清IL-1βIL-10和皮質醇濃度均顯著高於對照組,表明IBS患者存在炎症反應及炎症調節不平衡,且存在抑鬱和焦慮狀態。研究並發現,IBS患者SDS積分與IL-10和皮質醇存在直線正相關

 

   

大腸激躁症雖然只是功能性胃腸疾病,並沒有發生器質性實質病變,但由於其反覆發作的特性,卻讓患者身心負擔很大,尤其是腹瀉型患者,常面臨找廁所的窘境,造成心理壓力,形成惡性循環。除了就醫治療外,飲食、情緒及壓力皆需患者積極自我管理,對病情穩定才更有幫助。中醫藥治療特色在於整體辨證論治,療效肯定;但缺點在於許多機制仍不明確,這是未來我們需要努力的地方。

 

 

 

 

 

 

 

參考文獻

1.侯方.”腸易激綜合徵中醫藥研究概況”.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

12,10,4,p.51-54.

2.蔡淦,張正利,”腸易激綜合徵研究現況與展望”,世界華人消化雜誌,

2005,13(8):937-939

3.孫旭,蔡淦,王文健.” 腸易激綜合徵中西醫結合治療前後腸道細菌狀況

觀察”.中西醫結合學報,20049月第2卷第5期,P.340-342

4.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腸易激综合徵中西醫結合

診治方案”,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5年第10卷第1, P.50.

5.張正利,蔡淦, ”腸易激綜合徵中醫論治溯源”,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

2001,7,7,P.48-49

6.莊琇真,黃信彰. 腸躁症的最新觀念、診斷與治療”.基層醫學,第23

9期,P.278-286.

7.李乾構,周學文等,實用中醫消化病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年。

P.530-531

8.黃文偉,周福生. 腸易激綜合徵發病機制研究新進展”.廣州中醫藥大學

學報,20061月第23卷第1期,P.85-88

9.王立恒.”論腸易激綜合徵的中西醫診治”,中國現代醫藥雜誌,20056,

7卷第3,P.7880.

10.霍清萍,“從腸易激综合徵腦腸軸學說談肝鬱脾虛病理機制”,中國中西醫

结合消化雜誌,第13卷第5期,P.318

11.國際疼痛研究學會.”全球婦女抗疼痛年,真女人,真疼痛”. 20079.

12.危北海,張萬岱等,中西醫結合消化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年,P.790804

13.宋繼中,王巧民等.”細胞因子與IBS病人心理狀況關係的初探”.

臨床消化雜誌,2006年第18卷第4期,P.210-211

14.馬軍,潘錦瑤等.”腸易激綜合徵不同中醫證型與胃腸激素關係的臨

床研究”.深圳中西醫結合雜誌.20074月第17卷第2期,P.78-80

15.張菁文,激躁性結腸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大林慈濟醫院

藥劑科。

16.羅雲堅,余紹源,消化科專病中醫臨床診治”,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  

17.吳海波,甘淳等. 腸易激綜合徵中醫治療進展”.陜西中醫,2006

   年第27卷第7期,P.890-891

18.蘇仁意,章曉華. “分期辨治腸易激綜合徵”.湖北中醫雜誌,2005

   27卷第4期,P.45 

19.李林鋒,李立,曾玉蘭.”肝脾並重辨治腸易激綜合徵的體會”. 湖北

   中醫雜誌,2005年第27卷第4期,P.27

20.李軍祥,王新月.”現代中醫診療手冊系列--脾胃病手冊”.人民衛生出版

   社,20049月。

21.陳明豐. 為何總是解不完? 從中西醫學談大腸激躁症的治療”.健康世界,

   20051月第229期,P.38-40

22.楊允,吳煥淦,劉慧榮. ”心理學治療IBS的研究進展”.遼寧中醫學院

  學報,第7卷,第5期,20059月,P.447-448

23.霍清萍,張仲偉等. ”調肝運脾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徵患者腦內興奮

   區域活動的影響”. 上海中醫藥雜誌,2007年第41卷第11期,P.40-43

  

 

 

諮詢專線:886-2-2826-4071#310 ∣ 傳真:886-2-2823-4326 ∣ 郵政劃撥帳號:19122421 ∣ eMail:ctmd0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