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處:中國醫藥研究叢刊

出版年度:中華民國9812 28

作  者:郭典穎  陳志彥

單  位: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

 

慢性胃炎、胃潰瘍與胃癌的中西醫觀點

郭典穎1   陳志彥2

1鳳林榮民醫院,

2台北榮民總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內科副教授

 

    

 

現代人因為生活緊張忙碌,工作壓力大,飲食往往三餐不正常,再加上飲食西方化,喜好咖啡、油脂、刺激性的食物,造成胃酸分泌過多。這些因子長期刺激的結果,增加了國人慢性胃炎、胃潰瘍及胃癌發生率,影響到生活的品質及健康。這三類疾病在中醫上都歸屬在「胃脘痛」、「痞」、「脹」的範圍。傳統醫學當中,胃氣的有無決定病患的預後: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在治療方面,除了有醫家以「補土」為治療主軸之外,開方立藥也大都會顧及脾胃的生發之氣。在現代西醫的藥物治療當中,許多藥物會刺激腸胃道,甚至引起消化性潰瘍等併發症,醫師在使用這類藥物時也會特別小心。綜結中西醫對慢性胃炎、胃潰瘍及胃癌的觀點,吃進去的食物及飲食習慣,是造成腸胃道疾病的重要因素;幽門桿菌感染是目前西醫對於這三類疾病診治的重點,何時應採取滅菌治療、抗藥性產生時的處理,都已有相當多的人力、物力投入研究。在中醫的觀點上,情志則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肝胃不和」、「肝氣犯胃」等都是。現代人面對的壓力大,如果缺乏適當的疏發管道,長期下來對身體的機能及健康勢必會有影響。對慢性胃炎、胃潰瘍及胃癌這三種疾病,除了在相關症狀出現早期,儘速就醫檢查,以便得到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外,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調節個人的情緒跟壓力更是預防的重點。

 

關鍵詞: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幽門桿菌、肝胃不和

 

 

   

我國的傳統醫學當中,腎屬於先天之本,胃則屬於後天之本,吸收水穀精華而遍布週身,運行五臟,功能就像土壤一樣供給營養,使植物可以欣欣向榮地生長,因此在中醫的五行觀念裡面,胃屬「土」,為倉廩之官,主納受1。而胃氣的有無,在中醫的診斷上更決定病患的預後: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在治療方面,除了有醫家以「補土」為治療主軸之外,一般開方立藥也大都會顧及脾胃的生發之氣。在現代西醫的藥物治療當中,許多藥物會刺激胃腸道,甚至引起消化性潰瘍等併發症,例如非類固醇性消炎藥(NSAIDs),醫師在使用這類藥物時也會特別小心。現代人因為生活緊張忙碌,工作壓力大,飲食往往三餐不正常,再加上飲食西方化,喜好咖啡、油脂、刺激性的食物,造成胃酸分泌過多。這些因子長期刺激的結果,增加了國人慢性胃炎、胃潰瘍及胃癌發生率,影響到生活的品質及健康。這三類疾病在中醫上都歸屬在「胃脘痛」、「痞」、「脹」的範圍。

 

   

慢性胃炎

根據1990年在雪梨召開的世界胃腸醫學會議,慢性胃炎依照發生的位置、型態學及病因學,大致可以分成非萎縮性(Non-atrophic)及萎縮性(Atrophic)兩種2,前者與幽門桿菌的感染有關,好發於胃竇部,胃酸的分泌增加;後者又可分為自體免疫性胃炎及多處萎縮性胃炎,自體免疫性胃炎發生在整個位體部,與惡性貧血有關,多處萎縮性胃炎則與幽門桿菌的感染有關。大部分的慢性胃炎都與幽門桿菌感染後,胃黏膜的特異性及非特異性反應有關。其他特殊的慢性胃炎,包括了化學物刺激,如膽汁、非類固醇性消炎藥等,及輻射傷害、淋巴球浸潤性、非感染性肉芽性、嗜伊紅球性及感染性胃炎等。診斷的工具主要藉由上消化道內視鏡及在胃竇部、胃體部各處的黏膜切片。內視鏡下自體免疫性胃炎可見胃黏膜變薄,黏膜下血管暴露,也常發現息肉;膽汁逆流性胃炎則可見胃黏膜充血或糜爛。在組織學下的發現大致有31.上皮退化 2.胃小窩增生 3.黏膜沖血 4.嗜中性球浸潤 5.嗜伊紅性球浸潤 6.單核球浸潤 7.淋巴聚集 8.腺體萎縮 9.腸化生 10.內分泌細胞增生 11.壁細胞改變。在臨床表現方面,幽門桿菌感染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腺癌及胃黏膜相關淋巴瘤(MALTOMA)有關。自體免疫性胃炎主要的臨床表現有胃酸不分泌或分泌過少(achlorhydria/ hypochlorhydria),及相關的惡性貧血或缺鐵性貧血,另外自體免疫性胃本身也是增生性/腺性胃息肉、胃癌,及內分泌腫瘤的危險因子。化學性(反應性)胃病變由膽汁逆流及非類固醇性消炎藥引起,胃切除後的鹼逆流(postgastrectomy alkaline reflux)是很難治療的一種症候群。治療方面,幽門桿菌的感染可用合併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及抗生素的滅菌治療;嗜伊紅球性胃炎可以類固醇治療;自體免疫性胃炎部分,則只有補充維生素B12來治療惡性貧血。

在中醫的病因病機方面,趙氏檢索文獻,認為本病病因主要為情志失調和飲食失節。前者由於氣機不暢、肝失疏瀉致橫逆犯胃,後者則與進食肥甘,胃腑積熱,耗傷胃陰有關4。張氏總結諸家學說,將本病歸納為:1.飲食不當,致食滯中焦、溼熱內蘊 2.情志拂鬱致肝胃不和,或胃氣上逆 3.脾胃虛弱致功能失調 4. 外邪誘發。中醫對於慢性胃炎的辨証分型,大約有51.脾虛氣滯型 2.肝胃陰虛型 3.脾胃溼熱型 4.肝胃不和型 5.脾胃虛寒型 6.胃陰不足型 7.脾胃虛弱型 8.肝脾不調型 9.肝鬱化熱型 10.胃氣虛弱型 11.中氣不足型 12.胃陰虛型 13.胃陽虛型 14.胃陰陽兩虛型 15.中虛氣滯型 16.脾虛胃熱型 17.脾胃鬱熱型 18.脾腎陽虛型 19.血瘀阻絡型 20.陰虛熱鬱型 21.虛寒兼氣滯型 22.痰濁中阻型 23.氣陰兩虛型 24.溼熱內蘊型 25.氣虛溼熱型 26.陰虛燥熱型 27.肝胃氣滯型 28.氣滯血瘀型 29.陰虛血瘀型 30.虛寒血瘀型 31.氣虛血瘀型 32.溼熱血瘀型 33.氣虛溼滯夾熱型 34.氣陰虛滯熱夾溼型 35.氣虛瘀溼夾熱型 36.氣陰虛瘀熱夾溼型6。中醫藥物治療的原則,大致可分為:(一)調和肝胃(二)活血化瘀(三)清化溼熱(四)養陰(五)健脾溫中等。針炙治療方面,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胃俞等。

胃 潰 瘍

消化性潰瘍的產生,是由於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作用,造成胃腸黏膜的傷害,傷害的深度超過黏膜下肌肉層,發生在胃部的稱為胃潰瘍,發生在十二指腸的稱為十二指腸潰瘍。臨床上,有20%初次罹患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其年齡超過六十五歲以上;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率雖然大於胃潰瘍四倍,但在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中,兩種比率不相上下。據統計,在台灣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消化性潰瘍的病史。消化性潰瘍形成有兩個重要的致病機轉,一個是侵襲黏膜的因素,諸如胃酸、胃蛋白酶、非類固醇性消炎藥、抽煙、喝酒及感染幽門桿菌;另一個機轉是防禦機轉,例如黏液、重碳酸分泌、磷脂、胃黏膜血流、前列腺素濃度、細胞生長因素及細胞修補能力等。當攻擊因素強過防禦機轉時,消化性潰瘍就會在短時間內形成,而這些因素中,又以胃酸、幽門桿菌及非類固醇性消炎藥的影響最大6。影響胃酸分泌的因素包括了刺激性的飲食、不良嗜好、外來及內在壓力。1983年發現幽門桿菌的,改變醫學界對消化性潰瘍的看法,因為70~80%的胃潰瘍及80~90%的十二指腸潰瘍與幽門桿菌感染有關,且幽門桿菌若持續存在胃內,一年內的潰瘍復發率高達80~90%平均來說,台灣地區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約為50%,感染率隨著年齡而增加。另外在關節炎、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使用很多的非類固醇性消炎藥,會抑制前列腺素濃度,會誘發潰瘍的形成,新發展的選擇性COX-2抑制劑則可消炎鎮痛,但不會造成潰瘍。在臨床表現上,胃潰瘍常見的症狀有用餐後上腹痛、食慾減退、體重減輕、嘔吐等,因人而異。三種嚴重的併發症,分別是出血、阻塞及穿孔。診斷的工具主要有上消化道鋇劑攝影及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幽門桿菌的檢驗則有非侵入性的呼氣試驗及侵入性的切片檢查。治療上,乙型組織胺拮抗劑(H2 receptor antagonist)及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roton pump inhibitor)的出現,大幅度改變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方式,另外內視鏡止血術也有長足的進步,因此患者因消化性潰瘍而需接受外科手術的比例已減少很多。

中醫對於消化性潰瘍的研究,自1960年代起透過大量的臨床實踐,發現到本病多存在脾胃虛寒之證,以溫養中焦為基本治法,黃耆建中湯為代表方劑。隨著現代科技檢驗的進步,對本病的病因病機也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瞭解。多數學者認為胃潰瘍的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以脾胃虛弱為中心,標實則多因氣滯血瘀,病變與肝、脾、胃有密切關係5。另外有學者認為精神因素和飲食勞倦損傷也是重要的因素:氣鬱傷肝,肝失疏泄而橫逆犯胃;飲食沒有定時定量、嗜食刺激性的東西,都會損傷脾胃。中醫對於胃潰瘍的辨証分型,大約有:1.脾胃虛寒型2.肝胃不和型3.肝氣犯胃型4.肝胃鬱熱型 5.氣滯血瘀型6.胃陰虛型 7. 肝鬱脾虛型 8.肝鬱化火型 9.胃中鬱熱型 10.中焦溼熱型 11.宿瘀阻絡型 12. 脾虛胃熱型 13.血瘀型 14.氣滯型 15.虛寒型 16.實熱型 17.寒熱夾雜型 18.氣血兩虛型 19.陰虛型 20. 肝胃氣鬱型 21.脾胃虛滯型 22.中虛氣滯型 23.氣滯溼阻型 24.痰飲型 25.脾陽虛型 26.胃絡血瘀型 27.脾虛血瘀型 28. 肝胃不和氣滯型 29. 脾胃虛寒氣滯型 30.胃陰不足、虛火內擾型 31.痰溼困脾型 32.中焦積飲型 33.陽虛內寒型 34.陽虛胃弱型等34個證型5。在治療方面,藥物治療方劑約可分成下列幾類:(一)健脾益氣與溫中健脾類(二)疏肝理氣和胃類(三)活血化瘀類(四)袪腐收斂生肌類(五)中藥合併抗生素類。外治法方面,針灸、穴位埋線、推拿、氣功等療法,都有相當的療效。

 

胃癌是胃腸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全球的癌症死亡率中僅次於肺癌。公元2006年的台灣癌症死亡率統計,男性1571(每十萬人口13.6)與女性827(每十萬人口7.4)因胃癌死亡,男性胃癌與女性胃癌均居台灣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五位。在已開發國家的發生率,正逐年緩慢下降中,但在開發中國家,患者的數目卻隨著人口的成長而增加。另外自1970年代開始,腸化生合併遠端胃癌的發生率降低,但近端及胃食道交接處胃腺癌發生率卻在增加7。好發於老年人,男性大於女性,東方民族、非洲民族的發生率大於白種人。病因及危險因子,在飲食方面有醃漬食物、燻烤食物及攝取過少的新鮮蔬菜水果,在感染方面有幽門桿菌及Epstein-Barr病毒的感染,另外胃的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癌症候群(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n cancer syndrome)及胃切除術後等,也都是胃癌的危險因子。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胃癌及上皮化生的發生率在攝取高量維他命C的個體中減少。病理學的特徵,95%的胃癌為腺癌,扁平細胞癌、類癌、平滑肌肉瘤及淋巴瘤則佔少數。發生在遠端的胃癌與慢性幽門桿菌感染有關,而發生在近端及胃食道交接處的胃癌則與長期的胃食道逆流有關8。以是否侵犯到黏膜下層(submucosal layer)為分界,可分為早期胃癌及進行性胃癌。巨觀下,胃癌可呈現息肉狀的腫塊、似潰瘍狀的病灶,或是浸潤整層胃壁的皮革胃(Linitis plastica)。在臨床表現上,早期胃癌通常不會有什麼症狀,進行性胃癌患者最常見的表現為體重減輕與腹痛,嘔吐則出現在幽門阻塞的患者身上。另外約10~15%的患者,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狀。胃癌本身也容易轉移到卵巢或左鎖骨上淋巴結。診斷的標準方法為上消化道內視鏡及切片檢查。狹頻影像(narrow-band image, NBI)及內視鏡染色,有助於早期胃癌的診斷;而內視鏡超音波,則較電腦斷層掃瞄,更準確地評估進行性胃癌的黏膜侵犯程度。治療方面,主要以外科手術並合併化學治療為主,放射治療則用以緩解疼痛、出血及阻塞等症狀,五年存活率小於10~20%。至於早期胃癌,可以考慮作內視鏡黏膜切除術。

中醫對胃癌的病因及致病機轉也有相當多的研究,認為胃癌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是由於長期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倦內傷或感受外邪,引起陰陽平衡失調,出現氣滯血瘀、食滯、溼聚痰結、邪毒壅滯等系列變化,最後引起癌症的產生。<醫部全錄>中說:「酒麵炙煿黏滑難化之物,滯於中焦,損傷腸胃,日久不治,漸成痞滿吞酸。甚則為噎膈反胃,得此疾患,不可輕視,必須早治」。錢氏蒐集大量的臨床資料分析,發現部分患者在發病前多有長期的鬱悶憂愁,或蒙受打擊而不得解脫等肝氣鬱結的現象,因而認為氣機失調是誘發胃癌的一個重要因素9。統計文獻報導的分型,計有:1. 肝胃不和型 2.肝胃陰虛型 3. 肝胃不和、氣虛血瘀型 4.脾胃虛寒型 5.脾胃陰虛型6. 脾胃氣虛型7.脾胃不和型 8.脾氣虛型9. 脾胃陽虛型10.脾腎兩虛型11. 脾虛氣滯型12. 脾胃虛寒痰瘀交阻型13.脾胃陰虛瘀熱瘀毒型14.心脾兩虛型 15.胃熱傷陰型 16.瘀毒內阻型 17.痰溼凝結型 18.痰氣凝滯型 19.痰食交阻型 20.痰熱互結型 21.氣虛型 22.氣虛夾溼熱型 23.氣陰虛型 24.氣陰虛夾溼熱型 25.氣滯血瘀型 26.氣血雙虧型27.陰虛內熱型 28.溼毒內蘊型等28個證型5。由於中醫治療的胃癌不少是末期患者,其中包括已接受過手術、化療及放療後的各類患者,病情都很複雜,典型的單一證型並不多見,往往是兼夾為病10,治療處方則依主要證型來加減。在治療方面,胃癌與中醫「積聚」的症狀相似,而積聚的型成,則因氣滯所致,故在治療上應以理氣為重點。理氣法能改善氣滯之證、協調氣機平衡,有化血瘀、除痰溼的作用,可以控制胃癌的形成和發展。另外李時珍提出「養正破堅積」之說,重視扶助正氣,對胃癌的治療亦有重要意義。

 

    

綜結中西醫對慢性胃炎、胃潰瘍及胃癌的觀點,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及飲食習慣,是造成胃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舉凡刺激性的食物如煙、酒、咖啡、辣椒等造成胃酸分泌過多,或者因過食甜及油膩的食物,造成胃腸溼熱鬱積,再在都告訴我們「病從口入」的觀念,不僅是腸胃道疾病,現代的許多文明病,如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症等,也都與西方化的飲食,攝取過多的動物性油脂、熱量,缺少纖維質的攝取有關。現代社會生活緊張,在工作第一的前提下,三餐往往不能定時定量,也就是中醫所謂的「飲食不節」,自然容易造成胃腸道疾病。幽門桿菌感染是目前西醫對於這三類疾病診治的重點,何時應採取滅菌治療、抗藥性產生時的處理,都已有相當多的人力、物力投入研究。在中醫的觀點上,情志則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肝胃不和」、「肝氣犯胃」等都是。中醫的五行學說,肝屬「木」,性喜條達,相剋脾胃所屬的「土」,不但是肝臟實質,也跟人的情緒尤其是憂鬱、憤怒有關。現代人面對的壓力大,如果缺乏適當的疏發管道,長期下來對身體的機能及健康勢必會有影響。另一方面,從西醫的觀點而言,由於消化系統的靜脈回流最後都進入肝臟的門靜脈,兩者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例如肝硬化患者,因腸胃道血流供應不足造成黏膜防禦因子下降,產生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的機率高達50%。對慢性胃炎、胃潰瘍及胃癌這三種疾病,除了在相關症狀出現早期,儘速就醫檢查,以便得到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外,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調節個人的情緒跟壓力更是預防的重點。

 

 

 

 

參考文獻

1.李念莪:內經知要,明朝

2.Misiewcz JJ. The Sydney System: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gastritis. Introduction.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1991; 6:207

3.Tadataka YamadaTextbook of Gastroenterology, 4th edition, 2003

4.趙榮華:中醫雜誌(3):50, 1989

5.李富生、牛滿山:常見病中醫臨床治療進展。知音出版社。民國84

6. 林懷正:消化性潰瘍。消不消化有關係。黎明文化。民國93年。P 60~73

7. Murray CJL, Lopez AD. Mortality by cause for eight regions of the world: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Lancet 1997; 349: 1269

8. Chow WH, Blaser MJ, Blot WJ, et al. An inverse relation between cagA+ strain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risk of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 Cancer Res 1998; 58:588

9. 金蘭:上海中醫雜誌(10):7, 1990

10.章永紅等:中醫雜誌(6):62, 1983

 

 

 

 

諮詢專線:886-2-2826-4071#310 ∣ 傳真:886-2-2823-4326 ∣ 郵政劃撥帳號:19122421 ∣ eMail:ctmd0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