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處:中國醫藥研究叢刊

出版年度:中華民國10011 29

作  者:董延齡

單  位: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

 

 

心因性精神病的成因及治療

董延齡中醫診所院長

 

    

 

上古中醫把精神病稱為七情病,《內經》認為七情統屬於五臟,在以五臟為中心的思想影響下,又將七情歸納為喜、怒、憂、思、恐,名為「五志」(把悲和驚隸屬於憂和恐),並分屬於五臟。即不同的情志(七情、五志)活動與五臟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如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悲」,腎「在志為恐」。又《素問‧宣明五氣篇》指出:「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以七情、五志與五臟相應;旨在說明人的情志活動是以五臟為基礎的。臨床治療以歸納法(歸經)把複雜的神志外觀徵候歸納為五大特徵,判定病在何臟、何經,以便循根施治。西方醫學把精神分為十大類,對精神病的認識非常深入而細緻,但治療不外鎮靜安神及心理分析。如能中西合參,結合中西醫之特長,相信對精神病的患者將是一大福音。

 

關鍵詞:精神病、七情病、心主神明、五志。

 


 

   

 

人類的精神活動,範圍無限,可以說上穹碧落下及黃泉。但人類的精神活動朝大方向來說,有正負二面,若其精神活動向正面發展,非但提升他本人的生命價值,對國家、社會,更是一大助益;若向負面發展,非但造成他個人的損傷,對國家、社會更是一種傷害。因此吾人認為,不論立身、處世都要把自己的思想情緒導入正途,導正之法,莫如多讀聖賢之書,尤其修身養性之書,孔子說:「誦詩三百,一言一蔽之,曰思無邪。」就是最好的說明。

古人認為人的一切精神活動,都發源於「心」,及至近代因為解剖學影像學的發展,始知人的精神(情緒)活動發自下視丘的邊緣系統,對於精神活動的認識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各大醫院也設有精神及心理治療專科,但對精神疾病的治療,僅限於壓抑性的控制療法,實則精神病涉及到「身、心」二大層面,臨床必須雙管齊下,甚至多管齊下,始能澈底治療。本文僅就精神病的成因及個人一點臨床心得,提出下述粗淺的看法,請讀者卓參。

 

    

 

  精神病也稱心理病,即一般人所說的神經病。此病是現代人多發的疾病之一。最可能的因素是由於現代社會變遷太過迅速,人際關係複雜,生存競爭劇烈,工作學業壓力過重,居住環境擁擠,空氣的污染,電磁波,食品、飲料的添加劑,藥物的毒副作用等,對身體的損害以及生離死,別,久病折磨,失業影響,更年期障礙等對身心的衝擊,以致染患此病的病人相對比以往增加很多。而且愈是工商發達的國家,罹患精神病的人愈多。學者預測,二十一世紀中頁以後,全世界罹患精神病的人數,可能超過三分之一,這實在是一個很可怕的警訊。

  精神病的外在表現,有三大特徵:一是行為異、二是語言失常、三是生活反常,有此三者之一即可認定其精神有問題,醫者臨床只要仔細觀察、詳細詢問,即可判定其精神是否有病;又目為靈魂之窗,是精神的外現器官,如能深度觀察患者雙目,則於診斷上更有助益。

  人的精神和情緒有密切的關係,中醫在這一領域內很早就有深刻的認識。如《內經》中把人的情緒表現分為七種:即喜、怒、憂、思、悲、恐、驚合稱七情,七情雖然發自內「心」,但也因外界不同環境的刺激而有不同的表現,此種表現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中乎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文句中的「致中和」就是平衡;一個人的情緒如能隨時保持動態的平衡,靜態的穩定,則天地間無生命的東西即可各安其位,互不干擾,有生命的東西,即會欣欣向榮,生生不息。

  中醫又認為人的情緒主控在「心」,此處的心,即是指的腦,古代典籍上所稱的心,除了包括循環的心之外,其他大部份都是指的掌控思維、鑑別、記憶及情緒的心,其中在病理上尤其強調情緒的心,因此心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以致變化多端,起伏無常,難以捉摸,如《素問靈蘭秘典論》也說:「心藏神」,「心為君主之官。」、「君主」,是指統帥高於一切的意思,中醫常用取類比象地描述,認為心在臟腑中居於首要地位。「神明」或「神」是指高層級的中樞神經機能活動。這些功能意識活動,都是由心主宰和支配,所以說:「心主神」、「心為君主之官」。

  以往的醫學家,對於精神病的患者,只從外在行為表現,觀察出一些異於常人的徵候。自從上個世紀中頁後,生物化學和現代影像技術學的快速進步後,醫學界對腦的結構和如何運作,已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於人的情緒究竟發源於腦的那個部位?醫學科學家認為丘腦和丘腦週圍的邊緣系統主控著人的情緒表現。前幾年有二本很暢銷的書,一本是美國學者丹尼爾高曼所著的《Emotional Intelligence》簡稱《EQ》,一本是日本學者春山茂雄所著的《腦內革命》,二書均對情緒發生的種種問題和作用作過詳細的論述,他們認為情緒的主宰者,是腦內的杏仁核也,就是在人腦內有一個如杏仁狀的小小器官,它能分泌一種情緒賀爾蒙來控制人的七情六慾,這是對情緒主控部位的又一大發現。

  現代醫學把精神病從各個層面的認識歸納,共分為十大類別,因篇幅所限,在此僅把心因性精神病提出來,略加探討,和大家分享:

一、心理生理障礙病()神經性嘔吐病,症見:心中懊憹、噁心、嘔吐。噎嗝、胃中飢餓,但無法進食。此病在情緒緊張,工作壓力大,思慮過度,睡眠不足,飲食不正常時易發作。經過醫院檢查,並無明顯病灶。此病中醫治療,功效頗佳,臨床選用方劑有小半夏加茯苓湯,或橘皮竹茹湯,或二方合用,氣虛者加四君子湯,或六君子湯,血虛者或婦人懷孕者加四物湯。針灸可用中府、意舍為主穴,選用中脘、內關、足三里為配穴。()厭食症,症見:身體消瘦,面色萎黃、不知飢、不思食、疲勞乏力,無神嗜臥,此病多發生於女性,現代醫學不明病因。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能吃不能消化是脾的問題,能消化不能吃是胃的問題;中醫講脾胃是指的整體消化系統。因此治療厭食症,宜脾胃雙補,若有熱,再加以消火之劑,若有心理問題再輔以心理治療,改變其觀念,日久自然思食,常用的處方有參苓白朮散、資生丸、香沙養胃湯,安中散合六君子湯等。

二、性功能障礙症:此病一部份是生理障礙,一部份屬心理障礙,如男性之陽萎、女性之陰道痙攣或女性性冷感等。陽萎宜用陽起石丸(本品只可暫用,不可久服,陰虛火旺者勿用),陽萎湯等。陰道痙攣可用芍藥甘草湯或柴胡加龍壯湯,女性性冷感可用龍馬八味丸等。若有心理問題者需輔以心理治療,方可有濟。

三、睡眠障礙症:此病可分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四種類型;此病與患者中樞神經結構、工作壓力、居住環境(電磁波干擾)以及年齡有關,筆者臨床治療此種疾病甚多,臨床發現凡屬天生神經系統敏感型或極敏感型者,再加上後天因素,極易導致睡眠障礙,本病臨床可分五種症型:()氣虛血弱型,除失眠外,又兼神疲乏力,面色蒼白,飲食不下,可以歸脾湯加合歡皮、夜交藤,心悸者再加龍骨、牡蠣。()陰虛火旺型,症見:失眠、口乾舌燥、心煩氣躁,或口舌生瘡,可用溫清飲再加炒棗仁、遠志、合歡皮、夜交藤。()肝鬱脾虛型,症見:心煩失眠,易發脾氣,心煩意亂,坐立難安,方用逍遙散加炒棗仁、遠志、合歡皮、夜交藤,肝脾火旺、兩關脈洪數者,宜加味逍遙散再加以上四味,多夢心悸者,再加龍骨、牡蠣。()心虛氣弱型,症見:失眠、氣虛、乏力,稍動即累,語言無力,可以高枕無憂散治之。()一般型,即不偏實,也不偏虛,可用酸棗仁湯治之。若用針灸,可取神門、內關、三陰交,安眠1、安眠2,但此法與服安眠藥無異,只可暫時收效,無法根治。()嗜睡,症見:神疲嗜睡,中醫認為與脾虛有關,應用六君子湯加山楂、麥芽、神麯;若屬膽實嗜睡者,症見:嗜睡、口苦咽乾,可用生棗仁研末清茶調服二~三錢。

四、癔症性精神病,又稱歇斯底里(Hysteria)是受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所引起的一類神經精神障礙,臨床分四種病型:()神經障礙,主要症狀情緒暴發,意識障礙及短暫性的精神病狀態。症見:突然情緒失控,狂笑不已,痛哭不能自制,或狂言怒罵,不辨親疏。()運動障礙,症見:暫時痙攣、癱瘓、呆立、舞蹈樣動作或半身麻痺等。()感覺障礙,症見:感覺極度過敏,身體任何部位不願他人觸及,見人迴避,喜居暗室,厭惡聲響及一切氣味、味覺、嗅覺、視覺異常。()癔病性癲癎,症見:心悸、亢奮、咽喉感覺狹隘,同時發生痙攣,類似癲癎,但無吐白沫,羊叫聲,咬舌現象。上述諸病之治療,可視病情選用甘麥大棗湯、柴胡加龍壯湯、硃砂安神丸。針灸治療宜取肺俞、心俞、三焦、次髎、中脘、關元、氣海、三陰交,如有癲癎發作時,只取膻中、中脘、大陵、氣海即醒或以右手舉起患者左臂以醫者拇、食、中三指揑住患者胸小肌,用力拉扯數次即醒。

五、焦慮症,症見:焦慮不安,思想紛亂,遇事顧慮太多,患得患失,精神易於疲勞,肉體日見消瘦,頭重、頭昏,心悸、氣虛、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記憶衰退,失眠多夢,精神恍惚,工作乏力,心力焦瘁,終日惶惶不安。臨床用方如屬熱象,而兩關脈旺者,可用加味逍遙作底方再隨症減(詳見拙著《雜病診治經驗談》),或用朱砂安神丸,陰虛者用天王補心丹。如用針灸,可以神門、內關、三陰交、中脘、關元、氣海、血海、足三里,調補氣血,兼以調理脾胃,而重在安神定志。

六、心因性精神障礙,如恐懼症,症見:接觸新事物時即心生恐懼,不敢獨處,須隨時要人陪伴。適應性精神障礙,症見:個性孤癖,喜一人獨處,不欲與人往來,終日鬱鬱寡歡,對任何事情都不滿意。此二症與遺傳有關,需心理輔導行為矯正治療或用「情志對沖療法」治療。情志對沖療法:起源於《內經》是上古中醫一項獨特的治療情志病的方法。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在此基礎上,明代的朱丹溪提出情志療法,《丹溪活套》上說:「怒傷於肝者,以憂勝之,以恐解之;喜傷於心者,以恐勝之,以怒解之;憂傷於肺者,以喜勝之,以怒解之;思傷於脾者,以怒勝之,以喜解之;恐傷於腎者,以思勝之,以憂解之。」這種以情治情的對沖療法,可以說是心理治療的最高境界。金朝的張子和也是一位心理治療大師,他有數則醫案,都是以情志對沖法治癒,可以說是全世界一種最省錢、省事而又快速的治病法。如今崇尚以理化治療的時代,可惜這種療法已漸被人遺忘。

 

一、十六年憂鬱症

  小姐原先是中學的生物老師,但後來因憂鬱病纏身、兒子日漸叛逆,她便決定辭職在家休養、教子。她的先生為留美物理博士,據說在某科技大學擔任校長。

  我會與小姐結下一段醫緣,是由於小姐的姊姊在美國擁有精算師執照,後來在美國加州中醫學院學習中醫,畢業後經其表兄醫師介紹,回國在我診所實習。有天與我討論其妹妹病情,她說她的妹妹遭受精神病的折磨已十六年,希望我能為她診治。但她的妹夫知道後,抱著反對的意見,以「好多大醫院都看不好,小診所又怎麼可能看得好」的理由,對中醫治療有所懷疑。我聽說如此,倒也不堅持,因為人說醫有醫緣,緣份未到便不必強求。

  不過小姐的姐姐眼看返美的日子愈來愈近,心裡放不下,便私下遊說,說我是老中醫,也曾去外國為外國總統診治。即使治不好也沒有壞處。小姐終於被說動,由家人陪伴前來。她自述每天懶洋洋地,也不定時吃飯,成天毫無精神、昏昏欲睡,毫無生氣,內心的痛苦說不出來,自謂生不如死。我看她面色沉暗、氣息奄奄,兩眼直視無神,毫無生氣。

  我為她診脈,認為正適合歸脾湯,並將人參、黃耆等補藥加重,又加一味合歡皮,囑咐她要認真吃一定會有效。第二週小姐帶著笑意來到診所,說十六年都覺得人生沒有希望,現在好像總算透進來一絲光亮了。服藥到了第五週,她說現在已經不想成天躺著,偶爾會想進廚房作些小點心吃。第一次看診後,小姐看起來皮膚黑黑、髒髒的。現在她的鼻頭發亮,像老樹發芽,覺得人生很有意義不須再服藥。

  她說自己還有一種病,那就是她的小便會失禁,每當咳嗽、走快時,小便就會漏出,經我針灸關元、氣海、曲骨、三陰交,以小姐兩尺脈軟弱無力,我用桂附地黃丸加山藥、芡實、覆盆子供其服用,其後很久未見小姐再來。數週後有一天我經過敦化南路時,在書店巧遇,她笑容燦爛,與先前判若兩人,表示正準備再從事教書工作。

二、十年哭病

  青年學生哭病醫案,是一位家住板橋,父母經營牛肉麵店以維持全家經濟的吳×燈,他初次發病是在高中二年級。病狀是每天清晨六點都會準時起床、吃過早點後,便開始莫名的哭泣,一直哭到早上十點即會自動停止。

  他來看診時,看起來相當鬱鬱寡歡,他自述病程已歷十年,除了止不住的哭泣外,另外還有一項困擾,就是只要一閉上眼睛,就覺得腦中有一道強光照他,他全身不自在,令他無法好好休息。父母對他的病情相當不理解,認為他能吃、能喝、能睡,看起來身體壯壯地,而他自己也覺得平時沒有什麼值得哭泣、傷心的事,但不哭就不舒適。曾因此赴某醫學中心治療二~三年,效果不佳。

  凡事如果要整理出脈絡總要有個頭緒,便詢及他發病的時候是否有任何壓力?病患沉思後,說高中時確實有來自家中的壓力。因為家中對男孩子期望殷切,希望他可以考上大學的前三志願。不過他當時功課不好,雖然也覺得要回報父母的期望而拚命地讀書,但無論怎麼努力,成績就是不理想。看見父母屢次失望的神色,他之後便經常失眠也開始感到憂鬱,硬撐著唸到高二。

  在那期間,他曾瞞著父母偷偷到家裡附近的中藥店就診,中藥店老闆看了看他,說這是他體虛,只要買一斤人參,全服完後病情就能得到改善,當時他便斥巨資,拿出自己長年的積蓄兩萬元,買了分裝成四包的人參。返家服用到第三包,便覺得腦中如有一百燭光的電燈,睡眠品質就更差了。

  我診其脈,兩關脈特旺。故擬為其兩病同時治。一方用加味消遙散加龍骨、牡蠣、合歡皮、遠志、酸棗仁,在早飯及晚飯後服用;另一方則用甘麥大棗湯治哭病,在午飯及睡前服用。

  一週後病人回診,自述腦中的亮度沒原先那麼高了。判定應有療效,便要他繼續服藥治療,總共治療三個月即告痊癒。後來電話追訪都未再發病,又返校繼續他未完成的學業。

三、恐慌症

另一位恐慌症的先生,是名四十一年次的生意人,他外表很壯,聲音洪亮,屬陽熱體質,但經常害怕、心慌意亂、六神無主,遇事無法下決斷,看起來是陽剛型的人但決斷力差,病程已十年,中、西醫都看過,臺北數得出來的名醫都看過了。我診其六脈,發現兩關脈皆旺,處方用加味逍遙散加龍骨、牡蠣,第三次來診時就已經好多了。

卅四年次的小姐也是心慌害怕,每天都好像世界末日般的惶惶不安。她是更年期症狀加恐慌症,二病合一。曾接受荷爾蒙療法,但前陣子報紙上廣泛報導更年期荷爾蒙療法可能致癌,讓她更加恐慌,欲改用中藥治療。我處方加味逍遙散加山藥、紫河車,她的不適終於改善了。中醫治療精神或情緒方面的疾病比鎮靜劑、百憂解更加有效,而且副作用少。

 

   語

 

  很多學者認為,中醫善歸納,西醫善演繹,在精神病的範疇內,尤見突出。現在和未來是一個精神病盛行的時代,吾人如能以西醫的觀點,透澈、精細的把精神病的實質和現象認識清楚,再配以中醫的全方位,多層面的治療方法,在精神病的領域內,相信不論談中西醫結合或中西醫一元化,必是另一種新途徑,對精神病的患者,必能給予快速而根本的治療方法。

 

一、黃帝內經                      1995年四川科學研究院

二、黃帝內經 章句索引                  1985年啟業書局

三、漢 張機 仲景全書              1950年集文書局     

四、元 朱丹 溪丹溪心法            1947年五洲出版社    

五、金 張子和 儒門事親            1950年旋風出版社    

六、陳貴廷、楊思樹 中西醫結合診斷治療學  1991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七、孔伋 中庸                    1942年正言出版社     

八、春山茂雄 腦內革命             1996年創意出版公司     

九、丹尼爾高曼 Enotional Inetlligence         1995年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十、國醫董延齡開藥方                  1966年元氣齋出版社

 

 

諮詢專線:886-2-2826-4071#310 ∣ 傳真:886-2-2823-4326 ∣ 郵政劃撥帳號:19122421 ∣ eMail:ctmd0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