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處:中國醫藥研究叢刊

出版年度:中華民國10011 29

作  者:陳介甫

單  位: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

 

 

百年來之中醫藥

陳 介

中國醫藥研究所前所長

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國際東洋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摘   

 

中醫藥在中國,甚至中國文化影響所及的地區,應用已逾二千以上,而現代所謂科學西方醫學興起,不過百餘年。現代醫學所應用的要物、精緻的外科手術,不同診治方法,尤其公共衛生觀念的落實,使全世界人口爆增,高度發展的地區,進入老年社會,而使得處理慢性病及老人病成為社會最大的負擔,而貧窮地區的人民,無福享用現代醫學,部份甚至形成人間地獄。於是包括中醫藥在內的不同傳統醫學或替代醫學再被重視。中醫藥在清末,尤其民國初年逐受不重視甚至取締的命運,至中國共產黨在大陸獲得政權才改觀。台灣中醫藥行政機構,於1997年立法通過組織條例。

中醫藥大學則自1958年成立「中國醫藥大學」,至今另有「長庚大學」及「義守大學」設有中醫學院,或中醫系等三家私立學校。而唯一隸屬教育部之「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自1988年起,開始為組織條例及場所興建研究,而奮鬥十年,1997年以來,只經過十餘年似乎光明的前景,其研究場所被無償撥予其他單位,組織員額被裁減一半。

 

 

 

 

 

 

 

   

 

在政府組織再造之下,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將改屬衛生福利部,編制原為72~99人,大幅縮減為50人以下,使該所之學術研究前途更顯艱苛,殊為可惜。

古羅馬早期的君王努馬(Numa Pompillus, 公元前756-673)教導羅馬人要言而有信,無論定契約或許諾言,都不得食言,在他43年統治下,羅馬帝國無戰爭及內患。而孟子(公元前371-289)對梁惠王說「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一位經濟學大師,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1915, 5, 15 – 2009, 12, 13)說過,要關注道德準則,支持於劣勢的人們,憎惡不平等。自前年起「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面臨廢止組織條例、併入「陽明大學」,甚至經管財產被無償撥用予「陽明大學」之困境,不少關心中醫藥發展前途的同道,甚至怪罪,當年該所與「陽明」簽訂合作合約之舉。

事實上前教育部部長  毛高文在民國77年於教育部主管144次會議裁示 中國醫藥研究所應及早遷入陽明醫學院,請規劃與該院充分協調合作,並研究於陽明醫學院招收中醫、藥研究生之可行性,以共同推動中醫藥研究發展工作,提供培育中醫、藥人才與師資。並要求組織條例修訂工作應積極進行

民國8362  郭為藩部長在立法院法制-教育聯席會議稱,對中國醫藥的研究,我們需要大規模地進行,同時將來也會與台大及其他公私立大學醫學院進行合作,不是只限於陽明醫學院而已要求修訂組織條例是賦予獨立法定地位,以求能與不同大學機構合作。

所以當年「中國醫藥研究所」遷入「陽明」,從教育部之決策,二單位所簽合約並無併入「陽明」之意。

大學林立,大家力爭排名,講究發表論文之質與量,而對經費、人力、空間之爭取,無所不用其極。民國64年「陽明」大學成立時,韓偉院長提倡「榮譽制度」,要求師生犧牲、奉獻、服務。三十五年後「陽明」早期校友在醫學行政、臨床、教學上的表現皆足為「陽明」的榮耀。可是另一方面,台灣多少學者、研究人員、甚至大學校長,腦袋裡想的只是梁惠王的「亦將有以利吾國乎」,而不把「仁義」、「言而有信」當一回事,這將如何以身作則教育下一代的醫療人員呢?改善目前部份醫藥人員操守不良呢?

現代醫藥在臨床上之應用,除了基於對長期臨床經驗的體認,更要求有確實的學術基礎為背景。中醫藥之命運當然也要有學術(研究)為基礎,所以在台灣唯一具法定〝掌理國內有關中醫藥之研究相關事宜〞之「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之命運更與他是否獲得長期堅定的經費、人力之支助習習相關。

中國科學技術史作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在〝世界科學興起〞中,曾預言,中醫學與西醫學的融合,可能要到廿一世紀中後期。我們是靜待它的來臨或也要努力爭取。

三十年前(1979年),歐洲之經濟合作及發展機構(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在巴黎發行的一本資料,論及公眾如何參與科技政策的三個原則:

政府要提供充足的如何選擇技術的諮詢,或者確定的告知這些知識可以從何而得。

大眾要提早參與政策的界定及決定的過程,大眾的參與決策不是無足輕重或矯揉造作的。

管理與立法必須依據社會機械論的原則。就是有前瞻、能回饋、並有彈性使得被告知的任一大眾能及時反應。

有關「中國醫藥研究所」要如何達成其組織條例之執掌或任何決策,行政院是否依照上述社會機械論的原則確實的處理,也就是中醫藥團體、民意代表(立法機構)、學術界人士及中國醫藥研究所研究人員之意見是否已溝通。

 

壹、現代醫學之成就及代價

早期醫療方法,或藥物的應用,幾乎是特具慧眼的人的發現或創作,經過長期的考驗才被更多的人使用,也談不上有開發之經費。藥物偶然的發現,逐漸被理性的開發取代,而開發的經費快速增加,這過程,使藥廠因有高利,能投入更多的研發工作,一方面使不少人類享受福祉,另一方面逾一半以上的世人,卻無經濟能力利用之。現代醫學近百年來的進展,如公共衛生觀念的應用,疫苗、抗生素及不同新藥的應用、顯微手術、器官移植,顯著提升人類的壽命及生活品質。不過,這些成就,所付出的經濟上的代價,越來越高。如1960年代,研究一種新藥的費用平均為54佰萬美元,1970年代為14仟萬,1980年代為32仟萬,1990年代為82000年代為8億至17億,而研發一種新藥的時程約為14年。自1980年代以來,共有三十多種耗費鉅資開發出的新藥因為上市後發現毒性而下架。近十年來,在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批准的新藥數,逐漸減少。目前在醫藥方面的支出,是不同國家財政上所遭受最大的壓力。日本、香港及新加坡人的平均壽命長於美國人,但他們的醫療支出遠低於美國人。而中國大陸人民之個人醫療支出不到美國之五十分之一,其平均壽命達七十四歲。也就是醫療支出和壽命延長及生活素質提升之關係及代價要仔細計算。以中國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而言,無污染的環境、自然的生活型態是人民健康長壽的主因。清朝嘉慶十五年(1810),巡撫錢楷曾奏報廣西宜山縣瑤族壽民藍祥生於康熙八年(1669),時年142歲,注意,那時欺君是要殺頭的。所以我們要完全相信現代醫學嗎?傳統醫學不值得發展嗎?

平均壽命*

 

2010年之個人醫療支出(藥費)及自付率

香港

78.8

84.5

 

美國

8,624(1,566)

55%

日本

78.6

85.6

 

日本

3,792(533)

15.3%

新加坡

77.7

81.6

 

南韓

1,425(234)

55.6%

美國

75.2

80.4

 

台灣

1,344(232)

35%

南韓

73.9

80.8

 

香港

2,017(154)

62%

台灣

73.6

79.4

 

中國

149(21)

60%

中國+

70

74

 

(表二)

 

 

(表一)  *2005

       +中國人之平均壽命,2010年為74,台灣為79

 

 

 

 

 

 

 

 

圖一、美國FDA 1996年至2007年批准上市之全新藥數

                                                                                                                                                   

抗戰前,中國人之壽命平均不足四十歲,主要是嬰兒死亡率太高,及急性感染疾病。尤其中世紀之鼠疫,使歐洲人口減少百分之四十,更令人恐懼。但古人得享長壽者,從一些名人如孔子、佛陀、歌德、陸游,都是八十高齡左右,可見人類本來就有這樣的天賦。

今年全世界人口將達七十億,尤其工業化國家的高齡化、少子化及無止境的追求享受,使得已實行全民健保的台灣要慎重思考,要如何使老人花最少的代價更健康,防止或延緩老人病、慢性病。而最便利的方法,就是利用中醫藥或不同替代醫學。

美國大藥廠Bristol 之總經理2001年年薪7,489萬美元(不含括股票、選擇權7600)、惠氏4,052(股票4,062),十大藥廠高級主管未執行之股票權平均為5,200萬。資本主義下之藥廠,其目的到底是要謀利,或追求人類的幸福。

全身癌組織之檢查,雷射處理前列腺肥大在台灣約需台幣15萬,冠狀動脈支架約六萬,20104月在美國上市的Provenge,專治無藥可治之攝護腺癌,一年要價9.3萬美元(台幣279萬),但只能延長四個月壽命。基因科技公司(Genentech之賀癌平Herceptin要價2.15萬美元(台幣63萬),可使病人多活八週,〝得舒緩只能讓病人多活12天〞。諾華公司之Gleevee可抑制白血病,一個月藥價4,500美元(13.5萬)。可是以治大腸癌的Avastin為例,一個月的藥價約台幣15萬。而治肺癌的Iressa(setitinib)Tarceva(erlotinib)一個月的藥費也要台幣6萬。台灣有病人,因無力此負擔而跳樓自殺。

全世界之藥物市場美國、西歐及日本共佔三分之二以上,而亞洲(扣除日本)人口佔全世界百分之五十五,用藥不及百分之八,所以現代醫藥科技,是有錢的人在享用。

 

貳、大學之興起

人類最重要的活動包含知識的發現及傳授,也就是研究及教育。隨著人類文化和知識的發展、知識的傳授,逐漸由一人授徒,演變成集體分工、分授知識及工藝給眾多的學生,也就是成立學校。師範學校是培養中、小學師資的。大學則培養自然、社會、人文科學及實用科學或專業人員。先在九世紀時,在義大利之撒利諾有醫學院之出現,十一世紀末義大利之玻洛格納大學成立,牛津大學成立於1167年,劍橋大學始於1209年,德國之海德堡大學成立於1386年,耶魯大學於1701年,普林斯頓於1746年,哥倫比亞於1754年成立。日本之東京帝大創於1877年,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前身)成立於1887年,北京大學成立於1898年,北洋軍醫學堂(國防醫學院前身)成立於1901年,台灣大學1928年成立。大學之任務主為教學,次為研究或服務。

 

叁、近代之研究機構

但大學之研究本質上係提升對學士(大學生)之教育,至碩士、博士。人類獲得新知的速度,自文藝復興開始,繼之工業革命,尤其近代,如滾雪球一樣,其量及速度急速膨脹,到達了所謂知識爆炸。可是在大學,講究的是無功利的學術自由及自主,面對不同地區的要求經濟發展、及與其他國家之競爭,而認為要大學負起有任務導向的工作,會效率不彰,故要在大學以外尋找專門追求新知及應用知識的場所。早在十八世紀,工廠開始聘用研究人員(科學家)從事功利的工作。1870年在德國成立理工研究所(Physicalische Technische Rechsanstalt),從事工廠度、量、衡的標準化工作,之後成立的Kaiser Wilhem Gesellschaft(後改名為Max Plank)則在提供不同公司間科學合作所需的儀器及設備。在美國,愛迪生電光公司於1867年聘用20人的幹部。1901年,美國成立標準局。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的公司,如通用電器、杜拜、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西屋、柯達等,才積極從事研究與開發的結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執行曼哈坦計畫的洛沙拉摩斯原子彈小組,則是結合政府與科學以從事開發工作的團隊。

研究與開發之密切關係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才被認知。基礎研究工作與開發(應用)工作的分野也同時才建立起來。在廿一世紀的今天,台灣有「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我們從它的創設、發展、受支持的程度及現況,應加以反省。

 

肆、大學與研究機構之分野

一、 大學最主要工作為大學部之教學,而其研究生部(Graduate Institute)則藉指導研究生,以訓練研究生之獨立研究及教學能力。大學是講究學術自主,研究人力原自廉價之研究生。而近年研究型大學,則扭曲了大學之任務,不重視大學部教學,忽視大學生權益。

每所優秀的大學都各有特色,而不會是全面性的在不同領域都是強項,尤其以醫學、藥學更是如此。例如某醫學院會有一項或少數幾項研究有特殊成就,如心血管病、癌症、中樞神經疾病,甚至只是心血管病的高血壓或高膽固醇,癌症的肺癌、乳癌,中樞神經疾病的癲癇或老年癡呆。大學又大部份彼此以競爭而非合作的關係存在。

二、 研究機構(Research Institute)是有任務的其工作以研究為主,研究人力主為已接受完整訓練,有獨立研究能力之研究員、博士後研究人員,不能講究學術自主,沒有寒暑假。只有超越大學以研究為首要任務的的研究機構,如美國之衛生研究院,才能以自身的研究能力加上對院外機構研究的支持,達成整合或群體研究的目的。像台灣中央研究院的史語所,在人類學、社會學的研究人力達數百人,或生醫所也有數百研究人力,這是大學做不到的。

三、 所有學士、碩士、博士都是大學培養出來的,在生命力、想像力、學習力最旺盛的年代,加以此時段比較沒有學習以外的壓力,良師或嚴師的影響是一輩子難忘的,學術上的大師也大部分源自大學,所以大學的影響力、在研究上的角色,毫無疑問的會持續下去,但有目的任務型、整合型的發展工作,將由研究機構扮演。

 

伍、國際研究植物藥(含中草藥)及中醫之研究機構及大學

印度的國立植物基因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Plant Genome Research)Kumar-Sushil1993-2002年間,為發表於國際性學術期刊有關植物藥論文最多之研究者。

同時間陳介甫發表之有關植物藥論文數為中國大陸、香港、南韓、台灣之最多者,全世界排名第六名。日本學者Yoshikawa Masayuki, Matsuda Hisashi, Tokuda Horukuni, Kadota Shigetoshi, Tezuka Yasushiro分別排第二,三,八,九名。

大陸之「中醫研究院」成立於1955年,1959年開始舉辦「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1985年更名為「中國中醫研究院」,2005年升格為「中國中醫科學院(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成立於1994年之「韓醫學研究院」,至2005年已有140位研究人員,一年有新台幣2549佰萬經費,20093月又完成一棟近一萬平方公尺之建築物,要求與大陸之「中醫科學研究院」、日本北里大學的東方醫學研究中心(Oriental Medicine Research Center,OMRC)及台灣「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建立合作聯盟,以教育部對「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近十餘年來支持之停頓,台灣有何面目和其他國家平起平坐呢?

澳洲在2007年成立「國家替代醫學研究院」,其中一項研究重點為中醫藥,即為與六所大學共同執行。

美國之「國家衛生研究院」掌握美國政府1%的經費,經費中的80%以上支持院外及國際間的醫藥研究。其所屬的「美國替代醫學中心」,每年經費約3億美金,支持不同院校的研究計畫。

連近在咫尺的香港中藥研究院(HKJCICM)甚至都獲香港賽馬會冠名資助達5億港幣(6,400萬美元)

全世界之趨勢是以研究機構帶動大學,行政院及教育部是否反其道而行,想將「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降級或矮化成「大學」裡的一個中心?

 

陸、研究與發展

研究(Research)為無功利目的,探索或發現新知,滿足人類好奇心的長期活動。發展(Development)為有功利,求實質應用目的的短程工作。以藥物的發現,到臨床應用為例,對疾病及瞭解疾病與藥物的關係是研究工作,找到毒性低、療效好的藥物是發展,研究工作是在大學及研究機構努力的,發展則是藥廠的追求方向。可見研究是發展的基礎。從前文述及大學與研究機構的差別日趨清楚。所以二者可以合作互補,為的是借重大學學術自立的氣息,但二者不宜合併,就好似中央研究院的研究項目,大學教授都可以做,但中央研究院不宜廢除,或併入大學。

 

柒、中醫藥之歷史

 一、中醫藥古籍之出現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中醫經典《難經》成書於戰國至秦漢之間,述中醫針灸之基本原理。《神農本草經》則成書於公元二世紀之漢代。但是,這些內容豐富的書本,在古代的環境中,這些內容不會是一人的創見,而是早就存在或分散在不同資料中,而由後人加以整理或加述。

 二、中醫藥為中國文化之一部分

中醫藥也流傳到韓國、日本、東南亞、西藏,這不只是中國人流傳出去,也是四方八達的人到中國學到的。印度的醫學,隨著佛教的東傳,及中國人到西方取經,而與中醫藥交流、融合。中醫藥在亞洲地區一直負擔醫療保健的責任,中醫藥養生保健的觀念,也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份。

三、針灸之沒落及再起

直到清末,飽受列強之苦的中國,對自己持有的一切文化,失去全部的信心,中醫藥未能倖免於難而沒落。如在中國,中醫藥之應用為「一鍼、二灸、三湯藥」,而清道光二年(1822),皇帝下詔稱:「針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醫院針灸一科,著永遠停止。」,此以意識或君權的態度處理醫學之應用,使針灸從最高學術殿堂的太醫院,淪落到江湖郎中手中,到150年後,由於中共與美國的建交,美國派出龐大的醫療訪問團到中國考察,中國的醫學教育與應用,目睹針刺止痛用於清醒病人開胸手術的神奇現象,針灸才翻身於全世界,至最近,經世界衛生組織肯定可用於處理的臨床症狀達六十四項。

四、北美醫學教育之改革

美國教育學家傅雷史納(Abraham Flexner,1866-1959),分別在19081910年,就美國的大學,美國與加拿大155所醫學院之空間、經費、師資、課程加以分析、批評而迫使北美醫學院大力改進,某些甚至停辦。

五、民國初年中醫藥之遭遇

1914年,中國北洋政府之教育總長  汪大燮下命,將中國醫藥學剔除於大學醫藥學課程之外,我們不知此決定與  傅雷史納1910年報告有關否,但証之,目前中醫藥在中國、台灣、韓國、日本,甚至歐美大學醫學院中教授,顯然當年之決定,即便存心是好的,但顯然是不正確的。至民國12(1923)國民政府取締中醫施行細則發佈,繼之公佈不許中醫進入大學的法令。民國18年,西醫全國公會理事長  余巖提議「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民國19年初,「西醫條例」公佈。其時,譚延闓,胡漢民、邵元沖、焦易堂、陳立夫等,認為少數之西醫主在大城市為高官富賈看病,廣大的鄉村百姓的病痛主由中醫處理,政府公佈之「西醫條例(廢止舊醫)」根本無法執行。

六、中醫藥之倖存

民國1957在中央政治會議提議,設立「國醫館」(得附設國醫學校、國醫院),旋即明令設立,以  陳立夫任理事長,焦易堂任館長。

民國23(1934)1月4中全會決議,由政府撥款興建中醫專門學校及中藥煉製廠,9月於立法院通過「國立中醫研究院組織條例」,將前改為學社之中醫學校恢復為學校。

民國25(1936),國民政府公佈於2112月立法院通過之「中醫條例」。

民國28(1939)5月,教育部公佈「中醫專科學校課程草案」。

民國32(1943)政府公佈之「醫師法」,明訂中醫師之取得資格。

民國37(1948),國民大會要求政府在各省設立中醫藥研究院及專科學校。

而在抗戰時期,國家最窮困的時間,教育部之「中醫藥研究所」由經利彬任所長。

七、中醫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地位

中共執政後毛澤東宣示,〝中國醫藥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在1959年倡導西()學中()。在中國憲法第21條規定,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另一方面大力抨擊國民黨之反對中醫藥,無視  陳立夫等先進對中醫藥之支持與贊助。

八、北美之整脊療法

已知整脊療法(Chiropractics)是1895年,一位生理及解剖學家的加拿大人巴摩(Daniel David Palmer, 1834-1913)在美國愛荷華州(Iowa)的戴文港(Devenport)創立的,主張很多病症是脊髓神經受脊椎壓迫所致,所以調整脊椎可以改善這些症狀。可是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及相關的團體,一直攻擊脊椎療法不科學、不具療效,只是一種宗教信仰而已。直到1987年被美國法院判定美國醫學會此種攻擊違法,因為整脊法確有療效。目前美國整脊醫師的人數超過六萬人,次於醫師與牙醫師。

 

捌、台灣中醫藥學之再起

一、爭取中醫藥之重現

政府遷台後,民國41924日中醫師胡筱川、1028日台灣省中醫師公會、1212中華民國醫藥學會、4223台灣中國醫藥社,分別向立法院請願設立中醫學校。至民國441224立法院教育、內政委員會審查該等請願,建議「提請院會將本案函請行政院從速擬定中醫學校規程,並積極籌設學校培植中醫醫藥人才」。

二、立法院要求行政院籌設中醫學校及中醫藥研究機構

民國45(1956)3月16於第一屆立法院第17會期第9次會議,經伍智梅、白如初、王寒生、白健民、郭登敖、趙家焯、劉振東、馬濟霖、唐嗣堯、李煥之、汪漁洋、雷殷、楊一峰、陸宗騏、袁良驊、周雍能、潘衍與、李慶麐、陳紫楓、陳海澄、喬一凡、何景寮、謝仁釗,分別提出意見,而於327上午9時在417位出席立委(請假17人,缺席78),決議「函請行政院籌設中醫學校及中醫藥研究機構」。

三、「中國醫藥研究所」籌備委員會

民國4565下午3時,教育部在  張其昀部長主持,與會委員杜聰明、柳安昌、經利彬、魏火曜、覃勤、賴少魂、趙峰樵、林諷葊、何人豪、盧致德、高天成、李士僅、郭松根、夏德貞、陳翠玉、王祖祥、張智康、張忠信、朱仰高、胡振華、劉驊南等20餘人,決議恢復「中國醫藥研究所」,先設籌備委員會,推定杜聰明、盧致德、經利彬、覃勤、柳安昌、孫雲燾、劉贊周、李煥燊為籌備委員,並由國防醫學院  李煥燊教授為籌備處主任。同年,私立「中國醫藥學院」成立。

 

玖、中醫藥行政管理機構

    1950年代,台灣之內政部下設立衛生司掌理全國衛生事務,司下設「中醫藥委員會」之諮詢單位,向衛生主管建議中醫藥發展事宜。1971年成立行政院衛生署,保有「中醫藥委員會」諮詢單位,1987年間始被賦予部分實質上行政工作,1987年十月二十九日「中醫藥委員會」負責掌理中醫藥行政事務之地位始予確立,但仍協助辦理部分行政業務。1994年十二月十五日「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組織條例」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人員編制四十三名,並於同年十二月三十日由  總統公布實施。1995年十一月一日擺脫任務編組形式而得以正式成立,並於2001年三月九日搬遷至台北市中山區雙城街六號辦公廳舍辦公,自此中醫藥委員會根基奠定,歷任主任委員為吳海峰、張正懋、張齊賢、黃民德、蘇貫中、陳再晉、張成國、林宜信。現任主任委員為黃林煌。

拾、台灣之中醫藥大學(學院)

一、私立中國醫藥大學

「中國醫藥大學」原名為「中國醫藥學院」,於1958年由覃勤陳固陳恭炎等人創辦,以發揚中國傳統醫學、促進中西醫學一元化為宗旨,董事長覃勤兼首任院長。1965年增設中醫科,1972  陳立夫出任董事長,獲准將中醫學系由6年改為7年,1974年成立中藥研究所碩士班,1985年設立雲林縣北港分部與中正醫學中心。1989年設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博士班。20038月改制為中國醫藥大學。歷任董事長為覃勤楊肇嘉王德溥劉道元許延俊謝東閔林敬義陳立夫。現任董事長為蔡長海。歷任校長為覃勤周邦道洪陸東章啟民邱賢添王德溥徐佐周楊燕飛李光宜方中民鄭通和郭榮趙王廷輔陳梅生郭盛助謝明村陳偉德葉純甫。現任校長為黃榮村

藥學院內有藥學系藥學研究所(碩、博士班)、藥用化妝品學系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中國藥學研究所藥物化學研究所、藥物安全研究所。

該校之「中國醫藥研究所」創立於1975年,招生碩士研究生,1988成立博士班,1992年正式改為「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班」及「中國藥學研究所博士班」,2009年八月起與中醫學系合併,名稱為中醫學系學士班碩士博士班。

2003年升格為「中國醫藥大學」後,「中醫學院」終於成立,「中醫學院」包括中醫學系、學士後中醫學系、中西醫結合研究所碩士班以及針灸研究所碩士班。並另成立「國際針灸碩士學位學程」。

二、長庚大學

台塑集團王永慶先生於1987創立長庚醫學院、1993成立長庚醫學暨工程學院,1997更名為長庚大學。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於1996八月一日正式成立。於1996年提出成立「中醫學系」之申請,1997年經教育部核准進行籌設,1998年三月獲教育部同意成立,每年招收五十名新生。沈建忠擔任首屆系主任。2006年第一屆學生畢業。

長庚大學「天然藥物研究所」於19998月聘王惠珀教授規劃成立,2000年開始招生,10月更名為「天然藥物研究所」,並由方嘉佑代理。20028楊春茂教授接任第二任所長。20068翁一鳴教授任第三任所長。2008年由方嘉佑教授擔任第四任所長。20108月改名為「中醫學系天然藥物研究所」。「傳統中國醫學研究所」及「天然藥物研究所」於2010年起整併為中醫學系碩士班。

三、義守大學

「義守大學」原名「高雄工學院」,於1986創建於高雄觀音山東麓,1997升格為大學且改名為「義守大學」,創辦人為燁隆鋼鐵集團(現更名為集團)董事長林義守先生,現任校長為洪萬隆博士。觀音山校本部位於高雄大樹區觀音山風景區東麓,為全校大多行政中心及教學單位所在。燕巢分部啟用於2006年,教學醫院義大醫院。並設有醫學院,下設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所)醫學營養學系 職能治療學系醫務管理學系(所)護理學系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物理治療學系生物科技學系 健康管理學系學士後中醫學系。「學士後中醫學系」成立於201081,招收45名大學畢業生入學。

 

拾壹、「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緣起與沿革

一、「中國醫藥研究所」之成立

民國46年「中國醫藥研究所籌備處」於台北市南海路獻堂館成立。民國521022,由中醫界前輩  吳惠平等購地,以農復會經費興建房舍數百坪,正式在新店成立「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由  李煥燊教授任所長。其時組織規程可聘研究員、副研究員及助理研究員共5人,行政人員11人。至民國69122修訂組織規程,可聘研究人員10人,行政人員6人,含所長共17人,得附設診所、藥圃、製藥廠,其組織規程均另定之。人力、經費、研究場所及設施之不足,使得該所主要的貢獻為中醫藥典籍之整理

二、「陽明醫學院」 韓偉院長、陳介甫教授對中醫學教學研究之建議

在「陽明醫學院」成立後,韓偉院長於7289,奉行政院政務委員  李國鼎先生之指示,草擬中醫藥現代化方案,以供決策方面之參考。陳介甫教授及台北醫學院柯文昌教授再奉 韓院長之交待,陪同至韓國、日本考察中醫藥之發展,及收集有關文獻資料,並考量島內中醫藥教學研究之現況,建議:

1.鼓勵各醫學院及大專院校成立以研究中醫藥為重點之研究所,以訓練人才。

2.增加中國醫藥研究所之編制及預算,以提升其研究成果之質量。

3.協助中國醫藥學院充實師資及設備,以提升其教學與研究水準。

4.協助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以發揮其功能。

三、教育部「中醫教育研究改進小組」

民國751150位從事化學、藥學及藥理學的學者連署「對國內中藥及天然物研究的關切與期望」,希望彼此相互支持,配合有組織的長期合作,設立「中藥及天然物」研究中心。

民國762月,教育部長 李煥先生指示成立「中醫教育研究改進小組」,並推陳介甫教授為小組召集人,在 毛高文部長之關切下,經半年十餘次召集國內有關醫藥學界專家學者討論.而完成如何改進中國醫藥教育及研究有關問題之建議書,策略為:

1.  教育部應加強對「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任務之支持,廣列研究經費,以從事長期性有系統之研究。

2.  成立中醫藥研究群,並宣示從事中醫藥研究工作者,宜按國醫館於民國21年通過之學術標準大綱五項原則對中醫藥加以整理。

3.  另提出八項執行要點,並強調中醫藥之科學化為長期性工作,應列為行政、教育及研究機構之政策性長期堅持重點,以防「人治」而造成「人亡政弛」之敝。

四、陳介甫所長之工作

民國77年「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劉國柱所長請辭,「陽明醫學院」陳介甫教授於41受聘為「中國醫藥研究所」第三任所長。發現該所位於新店之研究場所竟連自來水也沒有,而引用山泉水為清潔飲食之用。但在  毛高文部長、陳倬民司長大力支持下,迅即擬定「五年工作計畫書」,內容包括成立研究群、提出240人之組織條例草案(但經行政院核減為120),及研究大樓興建計畫。至民國84年元月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編制員額為7299人之組織條例,並於元月28日公佈實行。與建於陽明大學校區之研究大樓亦於民國85年完工啓用。另爭取到160餘甲之土地,以規劃成立國家藥園

五、「中國醫藥研究所」發表之論文

此所自民國53年至76(1964-1987)23年間共發表研究論文101篇,主要刊登於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年報及其他國內期刊。自民國77年至85(1988-1996),在新研究大樓未啟用前,8年間共發表論文194篇,期中128篇發表於國內外學術期刊。民國8695(1997-2006),每年平均發表研究論文60篇以上。2007年發表論文51篇、200853篇、200947篇、2010 57篇。大部份刊載於國際性學術期刊,研究內容之深度逐年顯著提升,如被接受發表於J. Biol. Chem., Mol. Pharmacol., JPET, Br. J.Pharamcol., Eur. J. Pharmacol., BBRC, Life Sci., Planta Medica., Hepatology, J. Liq Chromat.,Heterocycles, Phytochemistry等,平均發表論文之SCI impact factor 2.48。目前該所研究人員僅20餘人,平均每人每年發表約3篇研究論文,其學術成果已獲國際注目。

 

   

 

1949年美國杜魯門總統就職時曾說:「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都在貧窮的邊緣,食物不足、受疾病之困、經濟落後。」六十年後的今天,全世界七十億人中仍有一半以上的人處在貧窮狀態下,而無法享用現代科學。

2005年時不同國家或地區男人、女人平均壽命數年前,日本為78.685.6歲,台灣73.679.42010年平均年齡達79實歲);香港78.884.5;中國70742010年平均年齡為74歲,而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之平均壽命為88歲)。2005年香港女性之平均壽命甚至超越日本女性。所以醫療費用之多寡與國民平均壽命及生活素質並無絕對相關性。在中國針灸被禁止使用150年,中醫藥被政府禁止在大學教授。在美國整脊療法曾被認為無療效。這顯示很多自認高明之士,隨時找機會反對他們認為不科學的事物,但事後證明他們的看法是錯誤的,這是不尊重少數、不尊重弱者、沒有包容心的結果。

雖然研究與發展常併稱為研發,事實上彼此有分野的。部分人士不清楚研究與發展的分野,太強調應用(發展),而不知應用是建立在研究之基礎。不清楚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分野。不真正思考憲法對傳統醫學重視的原因,認為憲法上對傳統醫學的重視只是政治上的考量。不了解國家一切的決策都要具備前瞻性,必須經過一再的溝通、廣納意見,才能夠達成。

    台灣之中醫藥,最主要之提倡者為  陳立夫先生,尤其自1972年立公任中國醫藥大學董事長後,於1980年成立附設醫院,為台灣首創之中西醫合作型態醫院,1986年北港附設醫院(媽祖醫院)成立,使中醫藥教學與臨床得以並駕發展。更於1989年成立「立夫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舉辦國際性「立夫中醫藥學術獎」。另一  立公親任董事長之「中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於2001年立公逝世後由陳介甫、張成國續任董事長,繼續努力推廣中依藥之發展。

台灣已有三所私立中醫學院(系),數十年來中醫藥界爭取政府成立「國立中醫藥學院」,惜均以無中醫藥教學及臨床師資為理由搪塞未果。即便如此,數十年來私人創辦之中醫藥學院,隨畢業學子在社會各處之增加及對全民健康之貢獻,已成為台灣醫界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從事中醫藥教學與臨床的基礎之研究工作的唯一政府機構「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仍似秋天落葉,定位、編制、經費、甚至已建成之研究場所,都不被重視並逐漸縮編或消失,此豈非只重應用、功利,而不能踏實於基礎。

 

諮詢專線:886-2-2826-4071#310 ∣ 傳真:886-2-2823-4326 ∣ 郵政劃撥帳號:19122421 ∣ eMail:ctmd0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