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處: 中國醫藥研究叢刊
出版年度: 2003 第廿四期
作  者: 呂萬安
單  位: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中醫科主任 
 

從B型、C型肝炎的認識探討中醫治療學的價值

一、前言
全世界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人口約有三億至四億人左右,這些所謂的「帶原者」,大部份散佈在以中國人為主的亞洲地區,以及大洋洲、非洲等地區;其中,中國人約佔所有「帶原者」的75%;這些高B型肝炎感染率的地區,亦同時是肝細胞癌的盛行地區。在台灣地區,一般人口之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率高達15~20%,這些人就是所謂的B型肝炎「帶原者」,而台灣地區40歲以上的人口群中,90%以上的人都曾經感染過B型肝炎病毒,因而帶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帶原者」中有25~40%最終將死於肝疾病。至於C型肝炎,在台灣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指出,北部地區慢性C型肝炎病人數佔全人口之1.5%至2%,而中南部沿海地區鄉鎮有些盛行率可高達20~60%,感染途徑以輸血及非拋棄式針頭之使用有密切關係,在台灣HBs Ag陰性之慢性肝炎患者之中,60%是因C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說是慢性肝炎之第二大元凶。根據長期追蹤慢性C型肝炎病人,可發現有相當比率的病人會進展至肝硬化,而且長期C型肝炎病毒之感染也與肝細胞癌之發生有關,由於C型肝炎病毒之外套區基因變化迅速,所以C型肝炎病毒疫苗之發展困難遠大於B型肝炎,故慢性C型肝炎之治療也是刻不容緩。
二、現代醫學的現況與治療
(一) B型肝炎
一九六五年Blumberg等人在白血病患者血清中發現一種新的抗原(其後命名為澳洲抗原Australia antigen,亦即目前所稱之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之後,隨即開啟了研究B型肝炎的大門,到了一九七○年,Dane等人首先從電子顯微鏡下發現完整的B型肝炎病毒(後稱為Dane particle)。B型肝炎病毒是屬於去氧核醣核酸(DNA)的病毒,直徑大小約為42nm之球型顆粒,中間含有密緻的球形顆粒,大小約22nm;外層則有7nm的外套所包被著,外套上含表面抗原(HBsAg);在核心中則含有病毒基因體,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以及病毒聚合酶(Polymerase)。B型肝炎病毒在宿主的肝細胞內複製,釋出表面抗原、e抗原以及含有DNA的完整病毒顆粒到血流中。B型肝炎診斷是靠血清HBsAg陽性來確定,如為慢性持續性的感染,通常血清DNA或HBeAg亦為陽性。如果在緩解的階段,則血清DNA或HBeAg即為陰性,此時血清學的變化會同時伴隨著肝組織以及肝功能的改善。此外慢性B型肝炎的自然病程,可依血清病毒標記以及組織病理的變化而分為三期:
分別是免疫耐受期( Immune tolerance)、免疫廓清期
(Immuneclearance)以及病毒核酸嵌入期(Integration)。成人感染到B型肝炎的個體,大部份是沒有症狀的,其中只有約25%會表現出急性肝炎的臨床表徵,只有10%可能會演變成慢性肝炎,亦即表面抗原持續在血清中存在的期間大於6個月以上,這一群人便是將來形成肝硬化或肝癌的高危險群;此外有1%個體會演變成猛爆性肝炎,其死亡率高達80~90%,然而,嬰幼兒時期如果感染到B型肝炎,則有超過90%的機會,將來會演變成慢性肝炎;所以若越早接觸到B型肝炎病毒,則其成為帶原者的機會也就越大。在治療方面,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有二:
其一是利用α干擾素或Thymosin等藥物來加強宿主的免疫反應;
其二是利用藥物來抑制病毒的複製。例如:肝安能Lamivudine。干擾素之療效相較於歐美而言,在中國人較差,根據香港大學L o K等人之研究發現,僅有15%的中國患者經干擾素治療後HBeAg消失,單一使用干擾素的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對有免疫壓抑(immunosuppressed)之病人或是肝功能正常的健康帶原者,其治療效果更是不佳,所以對慢性B型肝炎使用干擾素治療,須慎選適合的病例才能使用,一般以慢性肝炎超過6個月以上(亦即肝功能A LT 升高且H B s A g 陽性) 而且病毒複製活躍( 亦即H B e A g陽性,HBVDNA陽性)者,而且治療劑量為五百萬至一千萬單位皮下注射每週三次,療程4至6個月。
α干擾素的副作用包括:發燒、寒顫、倦怠、肌肉酸痛、頭痛等急性副作用,以及倦怠、憂鬱症、骨髓抑制等慢性副作用,此外如果病患有肝硬化(腹水、食道靜脈瘤出血、血清白蛋白小於3.0%g/dl),同時合併其他重大疾患,如身體免疫性疾病或控制不良的精神疾病等,皆是禁忌症。至於肝安能(Lamivudine)主要的功能在於抑制病毒的繁殖,減少肝臟的發炎,但並不能完全消滅病毒,對於程度較厲害的急性發作,口服Lamivudine大多可以抑制B型肝炎病毒的活性,使肝炎迅速緩和,因於對於GPT值上升到標準值的五倍以上,e抗原陽性的狀態,用Lamivudine來治療效果較好,若是GPT值在標準值的二~五倍時,效果較差,要不要治療仍有爭議,如果是健康帶原者,服用Lamivudine,不僅無法將病毒消滅,還可能產生抗藥性,將來萬一需要服用此藥時,反而失去效果,此外肝安能也適用於B型肝炎帶原者接受器官移植,或併發癌症接受化學治療,特別是對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如果發現有黃疸現象時(血清總膽紅素值小於3mg/dl),儘速使用,大多數患者皆能存活。今將肝安能與干擾素治療慢性B型肝炎做一比較如下:

 (二) C型肝炎
C型肝炎病毒是於一九八九年發現,早期被稱之為非A非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是一種去氧核醣核酸(RNA)病毒,感染宿主後,大於70%會進展成慢性肝炎:長期追蹤10年,有20%會演變成肝硬化,目前對慢性C型肝炎之診斷為肝指數(ALT)異常超過半年,同時血清中抗C型肝炎抗體anti-HCV呈陽性,而目前欲了解病毒真正的繁殖狀況,則必須藉著聚合媒連鎖反應(PCR)來偵測血中C型肝炎病毒核醣核酸(HCV RNA)之存在。在台灣HBs Ag陰性之慢性肝炎患者中,60%是因C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慢性肝炎第二大元凶,由於C型肝炎病毒之外套區基因變化迅速,所以疫苗之發展有所困難。所幸,C型肝炎感染之後很少急性發作,大多是以慢性肝炎的情況表現,目前的治療是以注射α型干擾素為主,使用三百萬單位,每週皮下注射三次,為期六個月,能使50%之病人血清ALT值降至正常,然而停藥之後,這些在治療結束時對干擾素有療效之病人約有一半會復發,而且在治療結束半年之持續療效(血中HCV RNA的清除)只有約10~15%,到了一九九七年三月美國國家衛生院綜合專家意見認為,治療癒延長至一年以上以降低停藥後之復發率及增加持續療效。但另外一個問題是病人的順從性將減低。臨床上,若使
用干擾素3~4個月,血清ALT值未降至正常值或是血清中HCV RNA未明顯下降或消失,則可考慮合併抗病毒藥物(Ribavirin)之合併治療,最近發現,這種方法合併治療遠較單獨使用干擾素治療來的好;據報導,干擾素加上Ribavirin每天1000~1200毫克為期六個月,其持續療效可達40%以上,是目前西醫治療慢性C型肝炎療效最好的一種治療方式。茲將B型肝炎現代醫學的治療方法列表如下:

三、傳統中醫學對病毒性肝炎觀點
在中國醫學文獻中,有很多類似病毒性肝炎的論述,例如:「黃帝內經」中指出:「濕熱相交,民病疸」,又云:「溺黃赤,安臥者,黃疸;目黃者,黃疸」。漢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對黃疸的病因、症狀和治療也都有詳盡的描述,在「金匱要略」中進一步把黃疸分成五類。「肘後備急方」中:「膚黃病初惟覺四肢沈沈不快,須臾見眼中黃,漸至面黃及舉身皆黃,急溺白紙,紙即如蘗染者,此熱毒已入內」。明代張景岳拾繁從簡,真接將黃疸症候群分為「陽黃」和「陰黃」兩大類。此外如「諸病原候論」指出:「四時之間,忽有非節之氣傷人,謂之天行。大體似傷寒,亦頭痛壯熱,其熱入脾胃,停泄則發黃」,「因熱毒所加,故卒然發黃,心滿氣喘,命在傾刻,故云急黃也」。唐代孫思邈「千金翼方」云:「凡過時行熱病,多必內瘀著黃」,「沈氏尊生方」中指出:「又有天行疫癘以致發黃者,俗稱瘟黃,剎人最急,蔓延亦烈」。以上所謂「天行」、「時行」皆是在六淫外邪因素發病機制下,強調天行時氣的毒害具有傳染性、流行性。中國醫學對於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機,主要是認為感受濕熱,疫癘或是飲食不當。例如感受濕熱之邪、鬱而不達、蘊結在裡、脾胃受困、肝失疏泄、氣機阻滯、故見納呆、身困、脇肋痛等症。初起或見惡寒,發熱表證,若濕熱內咸、熏蒸肝膽、膽液外泄、則發為黃疸。疫癘之邪,其性酷烈,人感受之極易蘊毒化火傷陰,且傳變迅速,致熱毒內攻、鬱蒸肝膽、傷及營血、內陷心包、發為急黃,可見壯熱,煩躁、面目深黃,肌膚瘀斑,或鼻衄便血,甚至神皆譫語。飲食失節,損傷脾胃,濕熱內生,鬱於肝膽,亦可發為黃疸,可見中醫典籍也注重飲食與肝炎發生的密切關係。
四、傳統中醫學治療病毒性肝炎的思路與角色
中國傳統醫學治療病毒性肝炎,主要是根據「黃帝內經」中「扶正」與「祛邪」兩大原則,換言之,根據病毒性肝炎所表現的不同的症候,病人身體的強弱,以及感受邪氣輕重,然通過辨証而決定施治的方藥及其劑量。從前面現代醫學對B型、C型肝炎的治療明確地指出,加強病人的免疫力,對抗病毒的能力以及抑制病毒的複製,仍舊是當今最有效的二種治療方法,未來的醫學在治療病毒性肝炎依舊是沿這二個方向不斷地尋求療效的提高,副作用的降低,治療時機的擴大,治療禁忌証的減少來努力,前者的方法便是「扶正」,後者的方法便是「祛邪」,大凡在歷代方劑以及藥物之中,「扶正」的方劑或藥物大都具有提升人體抗病能力,換言之,具有提高人體免疫作用的功能。「祛邪」的方劑或藥物則具有祛除外來邪氣的作用,換言之,具有抑制邪氣增長或消除病邪的功能。
從現代免疫學觀點而言,「扶正」是提升人體免疫機能,來達到間接抑制病毒的作用,而「袪邪」則是藉由藥物,來達到直接抑制或是殺減病毒的作用,兩者的關係又恰似一補一瀉,根據中醫學的理論以及經驗,補法之中又大致可分為補氣,養血、滋陰、補陽,瀉法之中也可分為祛風、祛寒、祛暑、利濕、潤燥、瀉火,通腑等諸法靈活運用,此外中國傳統醫學的治療也可以彌補干擾素或抗病毒藥物不足之處,以及降低兩者所產生的副作用,例如當病人處於e抗原陽性,GOT、GPT值介於正常值的二~五倍之間,或是GOT、GPT值異常但未達正常值兩倍以上,可採用一補一瀉的方法來治療,一方面扶助人體的「正氣」,另一方面祛除人體內的「邪氣」,而當病人是健康帶原狀態,沒有臨床症狀出現時,則可藉由現代醫學的幫忙定期檢查再配合中醫中藥補氣補血等方法來提升人體免疫機能,以預防病毒的再度攻擊人體,除了以上優點外,如何運用中醫藥來降低干擾素或抗病毒藥物的抗藥性,以及停藥後的復發率,這是值得我們去深思,探討的課題。
相信,運用傳統中醫藥的經驗與特色在現代醫學諸多的盲點之中,必能有助於提高整體病毒性肝炎治療的療效,降低副作用的產生,擴大及提早治療的時機與對象,以達到預防與治療並重的雙重意義,以造福更多的人類。
參考文獻
一、盧俊良、陳祖裕。B型肝炎之概況。臨床醫學。34(2):85-98,1994。
二、盧俊良、陳祖裕。B型肝炎之預防與治療。臨床醫學。34(2): 99-109,1994。
三、黃信彰、李壽東。C型肝炎現況。臨床醫學。34(2):110-115,1994。
四、黃信彰、李壽東。C型肝炎治療現況.臨床醫學.34(2):116-112,1994。
五、陳昭姿。Lamivudine(干安能,Zeffix®)-第一個B型肝炎口服用藥-。當代醫學。26(12):1023-1026,1999。
六、Blumberg BS, Alter HJ, Visich S. A new antigen in leukemiasera. JAMA 1965;191:541-5。
七、Dane Ds, Cameron CH, Briggs M. Virus-like particles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Australia antigen associatedhepatitis。
八、Choo QL, Kuo G, Weiner AJ, et al. Isolation of a cDNA clonederived from a blood - born non - A , non – B viral hepatitisgenome,Science 1989;244:359-62。
九、Kuo G. Choo QL, Alter HJ, et al. An assay for circulatingantibodies to a major etiologic virus of non-A, non-B hepatitis,Science 1989;244:362-4。
十、吳火旺。中醫B型病毒性肝炎。藝軒圖書出版社。1990。
十一、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中醫部。中西醫聯合病例討論-肝病專輯。弘祥出版社。1992。
十二、張伯臾、黃建華、周仲瑛。中醫內科學。知音出版社,380~427,

 

諮詢專線:886-2-2826-4071#310 ∣ 傳真:886-2-2823-4326 ∣ 郵政劃撥帳號:19122421 ∣ eMail:ctmd0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