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  黃   -----


異 名
龍沙,卑相,狗骨。

基 原
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 sinica Stapf、木賊麻黃Ephedra equisetinaBge或中麻黃Ephedera intermedia Schrenk et.Mey.的草質莖。

產 地
.: 草麻黃----生長於乾燥高地、山崗、乾枯河床或山田中。分佈吉林、遼寧、河北、河南、
山西、陝西、內蒙古等地。
.: 木賊麻黃----生長於乾燥山地及山壁石縫中。主要分佈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古、甘肅、新疆、四川西部等地。
.: 中麻黃----生長於多沙地帶、沙漠或乾燥山地。分佈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新疆、青海、四川等地。

採 集
8~10月間割取綠色細枝,或連根拔取,去淨泥土及根部,放通風處晾乾或晾至6
成乾時,再曬乾。放置乾燥通風處,防潮防黴。

藥 材
1.
草麻黃
又名:田麻黃。莖呈細長圓柱形而微扁,少分枝,直徑約1~2毫米。表面淡綠色至黃綠色,有細縱走稜線,手觸之微有粗糙感,節明顯,節間長2.5~6釐米。節上有膜質鱗葉2片,長約3~4毫米,上部灰白色,銳長,三角形,尖端反曲,基部棕紅色,連合成筒狀。莖質脆,易折斷,斷面略纖維性,外圈為綠黃色,中央髓部呈紅棕色。
2.木麻黃
莖呈細長圓柱形,多分枝,較草麻黃稍細,直徑約1~1.5毫米。表面草綠色至黃綠色,有縱走稜絨,手觸之吳粗燥感,節間長1.5~3釐米。節上有2片膜質鱗葉,長約1~2毫米,上部為短三角形,灰白色,尖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紅至黑棕色色,連連合成筒狀。
3.中麻黃
呈細長圓柱形,直徑為1.5~3毫米,全草呈黃綠色,節上的膜質鱗葉為3片輪生,長約2~3毫米,灰白色,先端銳尖,節間長2~6釐米,手觸之有粗糙感。三者均以乾燥、莖粗、淡綠色、內心充實、味苦澀者為佳。

成 分
.:
草麻黃莖含生物鹼1~2%,其中40~90%為麻黃堿(Ephedrine),其次為偽麻黃堿(d-Pseudo-ephedrine)及微量的l-N-甲基麻黃堿(l-N-Methylephedrine)、(d-N-Pseudo methylephedrine)、l-去甲基麻黃堿(l-Norephedrine)、d-去甲基偽麻黃堿(d-Demethyl pseudoephedrine)、麻黃次堿(Ephedine);又含茶鞣質6%和揮發油,揮發油中含有1-松油醇 。
.: 木賊麻黃堿1.15~1.75%,其中主要是麻黃堿和偽麻黃堿。本品還含有鞣質、黃酮?、糊精等。
.: 中麻黃含多量麻黃堿,尚含鞣質、黃酮?、糊精等。

藥 理
1.麻黃堿的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麻黃堿的血管收縮作用比較溫和而持久,血管舒張作用很微弱,能使冠狀血管擴張,增加冠脈流量。
(2)對中樞的作用:麻黃堿如用較大治療量即能興奮大腦皮質和皮質下中樞,引起精神興奮、失眠、不安、震顫等症狀,亦能興奮呼吸中樞及血管運動中樞,用於發作性睡眠病
(3)對中樞的作用:麻黃堿對支氣管平滑肌的解痙作用較持久。

2.偽麻黃堿的作用
在升壓作用,收縮鼻粘膜血管之作用方面,麻黃堿最強,偽麻黃堿最弱。

3.草麻黃中提得的麻黃揮發油,在體外試驗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給感染A型、PR8型流感病毒的小白鼠皮下注射有治療作用(存活日期增加,肺損傷降低)

炮 製
.:
麻黃:揀去雜質,去盡木質莖及殘根,用水洗淨,微潤後切段,乾燥即得。
.: 麻黃絨:取已經加工切碎的淨麻黃放在碾槽裏,研至纖維疏鬆成絨狀。
.: 蜜麻黃:取麻黃段,加煉熟的蜂蜜與開水少許,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麻黃段100斤,用煉熟蜂蜜10~15斤。)

性 味
辛苦,溫。

歸 經
入肺、膀胱經。

功 效
發汗,平喘,利水。治傷寒表實,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骨節疼痛;咳嗽氣喘;風水浮腫,小便不利;風邪頑痺,皮膚不仁,風疹搔癢。

宜 忌
凡素體虛弱而自汗、盜汗、氣喘者,均忌服。

諮詢專線:886-2-2826-4071#310 ∣ 傳真:886-2-2823-4326 ∣ 郵政劃撥帳號:19122421 ∣ eMail:ctmd0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