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處: 中國醫藥研究叢刊
出版年度: 1998
期  別: 第十九期 p.p. 11~20
作  者: 黃進明
單  位: 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
 

中醫對B型肝炎的看法與治療

中醫對B型肝炎的看法與治療

  早期中醫並不確知有B型肝炎病毒,但卻知此病由外感濕熱或疫毒之邪所引起,而造成慢性變化則由正氣不足,正不勝邪所致。急性期或濕熱未清之慢性期的治療符合濕熱病的證治規律。其特點:濕邪致病隱匿,發病較緩,內外濕邪兩相召感,鬱蒸肝膽,流連脾胃。中焦為病變重心,侵犯脾胃,鬱結肝膽。濕與熱合,重濁黏滯,裏熱亢盛,瘀熱交結,變證叢生,纏綿難癒是該病重要的病理特點。肝藏血,主疏泄,濕傷氣,熱傷血,濕熱交結,脈絡必瘀。當B型肝炎病毒之濕熱毒邪侵犯人體,其病位主要在肝,與脾腎關係密切。因肝膽、脾胃同居中焦,互為表裏。肝鬱則諸氣皆鬱,疏泄不利,納運無權,後天匱乏,先天失養,久必及腎;肝腎同源,肝陰虧損,腎陰失濟,均可導致肝腎陰虛或脾腎陽虛等證,且產生惡性循環。故曰濕熱毒邪為其病之因。當發展為慢性B型肝炎時則造成氣、血、精、液失控,其病理變化以濕毒、熱、瘀、虛為主,又常同時累及肝、脾、腎三臟。因此無論急性、慢性,濕熱毒瘀皆貫穿於本病的全過程,由於病位、病情、年齡、體質不同,症狀複雜多變,故臨床不可以一方治各種證型B型肝炎患者。在兩岸中醫界近三十年來的努力,從臨床與研究中已經知道B型肝炎其病因為有某種外在的傳染性濕熱或疫毒之邪,並且知其有一定的發病條件,且其病機轉歸存在一定的階段性規律。B型肝炎病毒有潛伏性、嗜肝性、傳染性、及一定的發病條件與致病性等特徵,與中醫「伏邪」致病說,內、外相召致病說相符合。
  在台灣地區,此發病期與季期有關,在"B型肝炎血清中HBeAg濃度四季變化與發病節律探討"的研究中,病人血清中的HbeAg濃度(O.D.值)變化與中醫古籍認為四季屬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相符合;HBeAg濃度與溫度比較,其中夏天皆最高,冬天皆最低;HbeAg濃度與相對濕度比較,春夏皆較高、秋冬較低。肝炎發病人數與病毒殘留期惡化而住院的患者,從四月份起至七月份呈上升趨勢,然後下降,至一月份又稍為上升,與中醫典籍<<內經.臟氣法時論>>論五臟病年節律:"病在肝,.…起于春"相符合。目前已知B型肝炎病毒感染後,造成慢性帶原者或持續性肝功能異常者,與皆機體免疫功能的強弱有關。對於屬於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在中醫辨證常屬脾氣、腎氣較弱者,若復感外邪如春、夏兩季節氣變動太大,加上飲食失節、過量飲酒、勞逸失度等削弱人體的抗病能力,從而成為造成發病的條件,使病邪內外相召,濕熱合邪,造成發病且難速癒,此與中醫內外相召致病說相符合。
  當病毒侵入一個免疫已成熟的人體後,初期免疫正常屬正氣實,必與外邪抗爭,故常可見到身痛、乏力、周身痠軟不適等症狀;此屬於病毒引起的免疫複合體所媒介的傷害,在感染初期發生病毒血症之時,由於B型肝炎抗原過剩狀態的出現,引起免疫複合體的產生及沉澱,以致造成傷害,此時常先有類似血清病的多發性關節炎,也可能出現血管炎及腎絲球腎炎,出現急性肝炎的基本症狀。同時,病邪選擇性的侵入肝經使肝氣疏達失暢,肝氣一鬱則疏泄失常,首先影響脾胃氣機升降而消化功能紊亂如噁心、厭油膩之品、腹脹、厭食諸症;氣鬱後又可使膽氣不利而影響膽汁排泄:氣鬱日久每易化火,若遇濕盛之體,濕熱相結合於肝膽,使膽汁不能正常排泄,泛溢肌膚而發為黃疸等;此屬於病毒引起的抗體所引導的傷害,病毒抗原出現於肝細胞的表面,抗體跟這些抗原結合之時,引動了補體,經由補體促動作用的產物引起了細胞的傷害,此時肝細胞壞死的痛灶可出現大量多形核細胞的浸潤;加上對B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具特異性之毒殺T淋巴球攻擊含有活躍病毒複製之肝細胞,因而引起肝炎,其目的在清除躲在肝細胞內的病毒。若誤治或失治,則使病邪留滯,臟腑失調;或素體脾虛,或飲食失調及過勞等因素,均可使病程遷延而發為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病程較長,病變廣泛,虛實錯雜,表現不一。病理過程除病邪殘留肝內繼續為害肝經外,並引起多胞臟臟腑功能失調的後果,其病機涉及範圍及轉歸的階段性規律主要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肝氣鬱滯
    急性肝炎期或袪邪不盡,或疏達失宜,使病邪留滯肝內,造成肝氣鬱滯,成為慢性肝炎的發病條件和基本病機,肝喜條達,惡抑鬱。肝鬱是慢性B型肝炎的病理基礎,它既持續於全病程的始末,又具有分階段,分層次的特點。從慢性肝炎的共有症狀和體徵如肝區痛、腹痛、腹脹、煩怒及肝脾腫大等來看,都多是肝氣鬱滯的結果,慢性肝炎病機雖錯綜複雜,但肝氣鬱滯卻可作為最基本的病機而貫穿本病始終。根據1990年6月,中醫雜誌,蔣本尤發表「以肝鬱為核心論治慢性B型肝炎」一文,以及1990年6目,江蘇中醫吳得福發表「慢性肝炎的中醫辨證分型與病理診斷的關係」一文,皆認為肝鬱為慢性B型肝炎的辨證論治核心。蔣氏對584例慢性B型肝炎患者進行中醫辨證論治分析,認為肝鬱是慢性B型肝炎辨證分型的核心。在584例慢性患者中,肝鬱氣滯型382例,佔全部的65.4%,說明本病以肝鬱為主要證型。其分型中,肝鬱陰虛、肝鬱血瘀兩型,基本上為臨床上常見之肝腎陰虛型與肝脾血瘀型挾肝鬱的見症。
  二、肝鬱脾虛
    <<難經>>曾明言肝病當傳脾,治先實其脾氣,提示了肝病傳脾的一般規律和肝病實脾的重要性。在慢性肝炎中肝病傳脾主要因於兩方面的因素:是急性期治療失當,使肝氣長期鬱滯,疏泄失度,使脾胃功能受到戕害。一是素有脾胃虛弱的內在因素,禁不住過度克伐,急性期過用苦寒藥物,損傷脾胃,使運化功能一步受到削弱。慢性肝炎肝病傳脾,木不疏土,終致肝鬱脾虛而表現為脅痛、腹脹、脘悶納呆、便溏、乏力甚或顏面及下肢虛浮等證候。肝鬱脾虛作為慢性之重要病機,一是出現較早:二是持續時間較長,不少患者整個病程中都存在肝鬱脾虛的病理機轉;三是發生極為廣泛,臨床所見,幾乎所有病例都出現過肝鬱脾虛的證候,有的貫穿病程始終,對疾病轉歸及結局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江蘇中醫1990年第11期.李華民"從脾論治慢性病毒性肝炎100例"報導以健脾益氣法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辨證可分為脾虛血虧、脾虛肝鬱、脾虛濕阻、脾虛血瘀、脾腎兩虛5型施治,認為脾虛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整個病程中都存在著脾虛的病理機轉;因此從脾論治可提高療效,探求機理,似與健脾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旺則不受邪。"脾虛氣弱不足以抗邪,濕熱毒邪阻礙氣機升降是導致慢性病毒性肝炎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濕熱內蘊
    濕熱內蘊是慢性肝炎重要的病理環節,其生成的主要因素有肝鬱脾虛病機的存在,鬱久化火,脾虛則濕聚,濕熱遂成,或者是先有脾虛水聚的條件,復有毒邪外侵,相引成濕熱。濕熱既成,除蘊結於肝膽形成肝膽濕熱,證見肝區灼痛、目黃、身黃及尿黃,若痰熱、痰濕互結,還可形成痞塊而結於脅下;亦可能聚於脾胃使清濁相混,證見惡心厭油、納呆腹脹、肢體困重、大便粘膩不爽、舌紅苔黃厚膩、脈弦滑等。濕與熱在其生成與發展中濕重熱增,互相影響,最終造成濕熱蘊結,而病邪附著於濕並為濕所困,因而膠粘難袪,病易遷延,慢性B型肝炎在台灣地區與大陸東南沿海特別多,可能與這些地方地區亞熱帶,飲食生活習慣造成身體本身已有濕與熱本質,加上潮濕悶熱的天氣更適合病毒的活動,因此病邪附著於濕並為濕所困,因而膠粘難袪,病易遷延不癒。
  四、肝腎陰虛
    肝腎二臟生理關係十分密切,肝病久必可累及於腎。臨床所見,肝病及腎除部分病人有素體腎虛的病理基礎外,主要取決於肝經鬱熱、濕熱互結及邪熱滯留三個因素。這三者在慢性肝炎過程中雖然出現有先後、發生有輕重,但其核心為「熱」則是共同的,因此,熱盛傷陰是慢性肝炎中腎陰虧虛病機的關鍵所在。腎陰虛則肝木失養,終致肝腎陰虛而有肝區隱痛、口乾咽燥、煩熱、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腰膝痠軟,男子遺精及女子月經不調等諸症。肝腎同居下焦,肝腎陰虛一般出現較晚,病位較深,病情也較重些。<<內經>>以"正虛邪盛"為發病學的基本觀點,其"風雨寒暑,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等論述,認為源於先天,養於後天,藏於命門之正氣(元氣)虛損,是邪氣傷人的主要原因,概腎強精充則元氣足,腎虛精少則元氣虛,腎之精氣的盛衰代表機體免疫系統的好壞,因此外邪入裏後發病及嚴重性與此有直接關係。作為"濕熱之邪"的B型肝炎病毒進入人體并發病,除病毒本身強烈的致病性外,人體抗病力弱亦是發病重要原因。腎之精氣不足,臟腑失卻其陽之鼓舞,元精之滋榮,是出現種種不同臨床見證的基礎。陽氣強者必熱重,出現急性肝炎發作的表現,陽氣弱者必濕盛,因此本病慢性化後其病程中一直持續存在著"濕"病理表現。B型肝炎病毒(HBV)不僅存在於肝臟,而且可在腎和骨髓細胞內發現,因此中醫所謂久病入腎亦提供一項說明,如腎氣強,病邪一入人體將很快排除,久病乃在所謂腎精(氣)虛損下的一種表現,且病毒除在肝臟外,在腎和骨髓細胞內的發現,亦提供為久病後會有腎陰陽虛損表現及提供益腎法為本病主治法的基礎理論。
    臨床上慢性B型肝炎患者,除有濕邪未盡的症狀外,同時多有畏寒肢冷,倦怠乏力,面色無華,神情萎頓,頭昏耳鳴,腰膝痠軟,陽萎遺精,帶下清稀,月經稀少甚或面浮足腫,舌質淡而胖嫩,苔白膩或薄膩,脈弦細或沉細等腎氣不足,腎精虧損間或有腎陽式微的表現。即使有典型濕熱見症者,亦多少兼有神疲乏力,腰膝痠軟,足跟痛等腎虛症狀。針對這種以"腎虛邪戀"為主要病機,"腎精腎氣不足,濕熱未盡"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再則乙癸同源,肝病治腎肝屬木,其母為水,為腎之子臟。肝藏血,腎藏精,精可化血,上藏於肝;血可生精,下歸於腎。肝木主升主動,必賴腎水之滋涵。腎水充則肝木榮,腎精損則肝木枯。"精血互化,故有"乙癸同源"之說。慢性B型肝炎患者病久子病及母,則精氣虛衰,使肝血失於滋榮,肝氣失於疏泄,形成肝腎虧損挾濕之證。臨床表現為肝區隱痛而喜揉按,勞即加重,伴頭暈,形體日憊,腰脛痠軟無力,或有低熱,眼目乾澀,夜睡不寧,面色晦暗或潮紅,婦人則月經量少,舌紅少苔,脈細數等證出現。
  五、氣滯血瘀
    肝為藏血之臟,血運暢行皆賴肝氣之條達,肝受病氣先鬱滯,繼之絡脈阻滯,人則成瘀,結於脅下而有肝脾腫大、肝區刺痛;在肌表則有赤痕血痣(spidernevi)、肝掌、腹部青筋暴露(腹部靜脈曲張)等表現;若瘀血離經妄行則有齒衄、鼻衄,甚或吐衄(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并作。這些病理表現乃由所謂氣結到血結成瘀,是一個由淺到深、由輕到重的病理過程。慢性B型肝炎論治過程離不開血瘀證治,依肝炎發病而言,熱壅血瘀證在急性期或慢性B型肝炎併急性惡化期佔大部分,但緩解期亦有少許熱象,但臨證常見患者過服苦寒之品,以致過度耗損陽氣,造成寒凝血淤;如發展為陰虛血瘀或肝脾血瘀證則常見於肝硬化病變時期。
    由於肝臟是機體營養代謝的中樞器官,肝臟的進行性損傷,必然會影響整個機體的機能活動,一旦代償能力喪失,整體機能紊亂,又會進一步加重肝臟的損傷,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病理早期,以滲出性病變為主,表現在肝細胞腫脹變性,及炎細胞浸潤,此時的轉氨?升高,主要是肝細胞膜通透性改變而滲出的結果,壞死灶散在,此期的治療以抗炎為主。如果病變得不到控制,壞死灶增多,則發展成以肝細胞壞死性病變為主。此時要保護肝細胞,調節整體機能狀態,盡可能的阻斷肝細胞的進行性損傷,使病變不再發展,肝細胞損傷可自然修復,否則會出現反覆壞死,反覆增生,向肝硬化的方向發展。當病變發展到以增生性病變為主時,治療應注重改善微循環障礙,抑制纖維增生,可以減緩門脈高壓的形成。因此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各階段不同;發病初期或宿主容忍期治療以抗炎,抗病毒為主,以清熱解毒為君,益氣養陰為臣,活血化瘀為佐,舒肝利膽為使。發病中後期或病毒廓清期後期,治療以保護肝細胞,調節免疫機能狀態為主,以益氣養陰為君,清熱解毒為臣,活血化瘀為佐,舒肝利膽為使。發病後期或病毒殘留期治療以改善微循環障礙,抑制纖維增生為主。以活血化瘀為君,益氣養陰為臣,清熱解毒為佐,舒肝利膽為使。清熱解毒、益氣養陰、活血化瘀、舒肝利膽四法為慢性B型肝炎四大治則。
    傳統中醫辨證以望、聞、問、切四診為主,若能西醫辨病結合,更能準確掌握病情。首先依靠實驗檢測,知道肝功能變化,並分析病毒量及其複製情況,且觀察細胞性、體液性免疫狀態。再根據中醫特有的四診八綱診斷所特色加以歸類,雖然一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症狀,似乎無證可辨。事實上,中醫是以人為主體,辨人是辨證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根據體質學說,可察出陰陽虛實,臟腑病變情況。如<<靈樞.通天>>根據稟賦不同,將入分為五類,提出"視人五態乃治之"<<靈樞.陽陰二十五人>>根據二十五種人的不同特點,提出不同的治療原則。由此可知辨證論治內容的豐富,從疾病的屬性及致病原因到人特有形態皆包括在內。在辨病與辨證結合的基礎上治療。若偏於濕熱者,重在袪邪,肝鬱脾虛者,扶正袪邪並進,肝腎陰虛,脾腎陽虛者,重在扶正,氣滯血瘀者,重在活血化瘀以袪邪。加減主要結合現代研究成果:如邪盛選用抑制B型肝炎病毒藥物,免疫異常者選用調節免疫藥物等。扶正袪邪的原則是扶正不留邪,袪邪不損正。扶正主要採用補脾益腎、養陰柔肝;袪邪主要以清熱利濕、疏肝理脾、行氣活血為主。因此現代的中醫治療本病的方向至少包括下列重點:
  一、抑制和清除HBV
    隨著一些實驗室及臨床的觀察,越來越多的抗病毒中藥可供選用,除大多清熱解毒藥,如北山豆根、連翹、黃連、貫眾、黃柏、虎杖、白花蛇舌草、大黃、蚕砂、茵陳、川黃連、礬石、魚腥草、山梔子、丹皮、赤芍、青蒿、黃連、銀花、敗醬草、蒲公英、蚤休、半枝蓮、連翹、黃芩、板藍根等有抗病毒外。而且活血、補益類藥也都有一定作用如:桑寄生、何首烏、黃耆、丹參、赤芍等,其他如五味子、荔枝核。
  二、依中醫辨證論治以消除症狀及改善肝臟功能
    中醫辨證論治,講究因人因時因地、老壯婦孺、稟賦強弱千變萬化之個體差異,才能靈活權變,用藥是一種藝術,雖治療肝病原則:有熱治熱,有濕利濕,氣逆理氣,氣鬱解鬱,陽虛補陽,陰虛補陰,血虛補血,有瘀化瘀,但若漫無章法的將一群藥物集合,則非中醫之精髓。因溫膩守補過度,重峻滋填,則易留寇貽患:如破氣行瘀,苦寒敗胃太過,勢若開門揖盜。因此肝腎陰虛,不可過用養陰滋膩藥,否則易生腹滿便溏之變;脾腎陽虛,不可只重視補腎健脾之劑,否則更使陰傷津短;若濕熱重,用苦寒滲利、香燥溫補之品,宜防耗陰損陽之變;氣鬱氣逆明顯時,解鬱理氣要適當,宜防耗陰氣逆煩不眠;臨床上治療慢性B型肝炎最忌純用苦寒藥,門診常發現病人早日以保肝藥物或秘方治療,如民間常用的黃水茄、冇骨消、黃花蜜菜、倒吊銅鈴草、康復力、牛筋草、以及常使用的中藥片仔廣,這些苦寒的藥物在急性期或慢性B型肝炎患者出現急性惡化時,可以取得較快的療效,但過度使用將造成脾胃受損,增加肝臟的負擔,且造成機體的免疫系統受損而使病情更惡化,造成不可救治。
中醫辨證與對證論治如下:
 (一)肝鬱脾虛型
   肝喜條達,惡抑鬱,肝鬱是慢性B型肝炎的病理基礎,它既持續於全部病程的始末,又具有分階段,分層次的特點。當病毒侵入人體後引起正邪抗爭及侵入肝經使肝氣疏達失暢,肝氣一鬱則疏泄失常,首先影響脾胃氣機升降而消化功能紊亂。氣鬱之後又可使膽氣不利而影響膽汁排泄:氣鬱日久每易化火,若遇濕盛之體,濕熱相合結於肝膽,使膽汁不能正常排泄,泛溢肌膚而發為黃疸。其病機為肝鬱氣滯、脾失健運,病變早期常有肝鬱氣滯化火的表現,病理以滲出性病變為主,此時的轉氨脢常有升高,主要是肝細胞膜通透性改變而滲出的結果,壞死灶散在,因此此期的治療應以抗炎為主。此時要保護肝細胞,故治當疏肝健脾,但疏肝之品多有燥傷肝陰之弊,本病忌傷肝陰,多採用疏肝健脾、寬胸理氣之法,方用四君子湯加甘杞、白芍、鬱金、川朴、陳皮、雞內金等。
 (二)肝腎陰虛型
   肝腎二臟生理關係十分密切,肝病久必可累及於腎。由於慢性B型肝炎大都從始至終存在著肝經鬱熱、濕熱互結及邪熱滯留三個因素。這三者在慢性肝炎病程中雖然出現有先後、發生有輕重,但其核心為「熱」則是共同的,因此,熱盛傷陰是慢性肝炎中腎陰虧虛病機的關鍵所在。其病機為精血耗傷,肝腎陰虧,故治宜滋補肝腎,偏重於肝陰虛者用一貫煎,加白芍、太子參、白朮、鬱金等;偏重於腎陰虛者用六味地黃丸加首烏、菟絲子、桑寄土、仙靈脾等。若濕邪困脾,出現舌苔厚膩、腹脹納呆、大便不爽等時,可先用蒼白朮、茯苓、淡芩、生苡仁、炒麥芽、雞內金等健脾利濕。
 (三)氣陰兩虛脈絡瘀阻型
   肝為藏血之臟,血運暢行皆賴肝氣之條達,肝受病氣先鬱滯,繼之絡脈阻滯,久則成瘀,結於脅下而有肝脾腫大、肝區刺痛;停于肌表則有赤痕血痣、肝掌;若瘀血離經妄行則有齒衄鼻衄,甚或吐衄并作。其病機為氣陰兩虛,血行不暢,脈絡瘀阻,故治則為益氣養陰,活血通絡。方用四君子湯益氣,增液湯養陰,再加丹參、赤芍、丹皮活血涼血。在急性肝炎時肝細胞脹、變性、壞死、肝血竇充血,造成肝內膽管膽汁瘀積,治療上除清熱化濕疏肝健脾外,還須重視結合化瘀解毒之法,應隨證加入清熱解毒的藥物,如板藍根、敗醬草、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半枝蓮、虎杖、丹參、赤芍等:肝為藏血之臟,B型肝炎病毒潛伏肝臟,入於血分,則成瘀毒,濕熱瘀毒互結,阻滯肝絡,造成慢性肝炎,濕熱久羈,瘀毒互結,氣血同病,病程較長,遷延難以盡癒。慢性肝炎遷延不癒,久病邪盛正虛,肝失疏泄,脾虛不運,氣機鬱滯,濕濁留連,與瘀毒相互痼結,痞塞中焦甚則及腎,氣化不利,水濕無以下泄,漸成鼓脹。治宜補氣扶正,健脾化痰,兼行氣活血,藥如黃耆、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生薑、杏仁、橘紅、澤蘭、茵陳、車前子、香附、丹參、赤芍、藕節、木瓜、大腹皮等。


三、抗肝纖化的形成與促纖維組織重吸收
 (一)抗肝纖化的形成:
   已有研究顯示丹參、赤芍對實驗性肝損傷大鼠的肝組織細胞的保護作用,由於丹參可以刺激大鼠血漿纖維聯結蛋白水平的升高,從而提高其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及調理素活性,防止肝臟的免疫損傷,達到保護肝細胞和促進肝細胞再生的作用,赤芍效果次之。中國醫藥學報.1993年第8卷第1期.蔣開平發表"中藥抗肝纖維化實驗性研究概述",論中指出目前另有研究指出可以間接抑制肝纖維增生的中藥提取物是齊墩果酸,齊墩果酸是青葉膽的有效成分,廣泛存在連翹、女貞子等許多中草藥中。實驗表明,齊墩果酸可使肝組織變性壞死明顯減輕,促進肝細胞再生,壞死區迅速修復,從而抑制膠原纖維的增生,使肝硬變難以形成。另有報導證實,丹參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的作用,是通過提高血漿纖維蛋白連接水平來實現的,這正是丹參預防肝硬變發生的病理、生理學基礎。
 (二)促進肝內膠原蛋白降解,使纖維組織重吸收
   在肝硬化形成以後,治療的重點在促進已形成的膠原纖維降解,使纖維組織重吸收。實驗結果表明,丹參、茯苓可促進已形成的膠原纖維降解和肝纖維重吸收。臨床上常用軟堅通絡藥如炙鱉甲、水蛭、地鱉蟲等,常可配伍使用以達到治療效果。另外亦有研究指出,在實驗動物中發現,單純使用活血化瘀藥,沒有預防肝纖維化的作用,且會加重實驗動物肝內出血而使肝病變加劇;而益氣養陰方及溫腎補精方卻有預防肝纖維化的作用,臨證時由於脈絡瘀阻型皆有氣陰兩虛現象,因此使用活血化瘀藥時,不可忽略益氣養陰及溫腎補精的配合使用。
   臨床上常見本病惡化至肝硬化、肝癌的一些因素,如生活飲食調養不當、治療不得法、求治太慢,或者有肝癌家族史者,加上生活環境的改變,皆對本病產生不利的影響,目前的中藥促纖維化吸收的實驗研究雖尚未有明顯的進展,但臨床上發現只要在肝硬化早期、中期積極治療,對本病的控制與改善仍相當可為,在發展至肝硬變的病變常是多器官的損害,如進行性的肝細胞損害,造成黃疸、腹水、水腫、中樞神經系統機能障礙及惡病體質,以致肝衰竭的發生:在嚴重的肝纖維化時,造成肝內血管分佈之改變,使肝臟外形改變或壓迫到肝內的靜脈和淋巴分枝,導致門靜脈高血壓症、食道靜脈瘤、胃靜脈瘤和脾腫大及脾機能亢進症,並導致貧血、白血球減少及血小板減少等。當然,臨床醫師希望在慢性肝炎未進展到肝硬變時能及時治療,但臨床上卻常有相當末期的患者求診,由於在此階段有多器官的損傷,因此治療須多方配合及較長時間,軟化肝硬變的中醫治療一直是醫師希望突破的,因此這方面的臨床研究報告相當多。如新中醫,1992年,第七期,黃駿發表"加減鱉甲丸為主治療肝硬化腹水30例"。河南中醫,1992年,第二期,張忠會發表"中醫藥治療肝硬化腹水的臨床概況",綜述學者、專家的研究成果。河南中醫,1993年,第四期,張克禮發表"劉學勤治療肝硬化腹水的經驗",劉醫師主要以辨證分型治療,掌握攻補兩法,相機而施,臨症要處理本病的本虛與標症,制定攻補方案。
   臨床診治慢性B型肝炎患者,如果有下列二種情形皆要積極治療,一為本病已發病十年以上,二為本病發病二年以上加上中醫辨證屬肝腎陰虛、肝脾血瘀,或超音波有明顯肝表面不平、脾腫大或免疫測試為低C3及高lgG,此二者往肝硬變發展的機會與速度較快,會建議患者積極治療,且重用扶正固本的藥物,如重用靈芝、絞股藍、女貞子、何首烏、黃耆等配伍,以預防病變的惡化。如早期或早中期肝硬化時,則除了重用扶正固本的藥物外,加重活血化瘀、軟堅的藥物,如水蛭、鱉甲等,再配合針灸的治療,以及可以改善肝臟循環的自息氣功治療。因此此階段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外,宜多多配合一些有幫助的方法,注意生活飲食、起居的調適,以多種方法治複雜的痛變。如果重症肝硬化的患者,在西醫醫院多且具規模的台灣地區,臨床上治療本病大多可採取中、西合診,因為大多此類患者為低白蛋白血症而產生腹水、下肢水腫,如果要順利逐水,在經白蛋白輸液後,例行的利尿劑使用,讓腹水、下肢水腫暫時取得緩解,然後依中醫辨證論治及以治療本病的四種法則治療。

四、調整免疫系統
   目前研究已知B型肝炎患者感染後造成慢性帶原者或持續性肝功能異常者與該機體免疫功能的強弱有關。如細胞性免疫中輔助性T淋巴球低下,毒殺性T淋巴球偏高,且干擾素產生不足、毒殺性細胞無法準確認知病毒抗原而無法執行細胞免疫、不能有效合成分泌中和病毒的抗體等。早期中醫則認為不病乃正氣不足,正不勝邪所致,正氣不足,正不勝邪乃免疫功能低下,治療時應適當輔以補正氣之藥物。因此治療中如選擇使用這些藥物一定要有病理的基本概念與病情判斷,選擇增強免疫功能藥物如:
 1.增強細胞免疫藥:黃耆、人參、黨參、靈芝、白朮、仙靈脾、補骨脂、肉蓯蓉等。
 2.促進淋巴細胞轉化的藥:桑寄生、旱蓮草、何首烏、黃芩、黃耆等。
 3.激活體液反應的藥:人參、靈芝、何首烏、地黃、肉桂、仙茅、黃精、天冬、玄參等。
 4.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炙鱉甲、沙參、麥冬、天冬等。
 5.促進抗體生成和淋巴細胞轉化:黃精、枸杞子、首烏、當歸、冬蟲夏草等。
 或配合抑制免疫的藥物如:
 1.活血化瘀藥:桃仁、當歸、川芎、赤芍、大黃、丹參。
 2.清熱解毒藥:黃芩、茵陳、金銀花、黃柏、山豆根、板藍根、魚腥草。
 3.益氣藥:甘草。
 4.解表藥:細辛、麻黃、柴胡、蟬蛻、蘇葉。
 5.利濕藥:防己、車前子。


諮詢專線:886-2-2826-4071#310 ∣ 傳真:886-2-2823-4326 ∣ 郵政劃撥帳號:19122421 ∣ eMail:ctmd01@gmail.com